玉米大斑病菌渗透胁迫物质的确定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0405010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是一种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真菌性病害,在世界各地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我国以东华北春玉米产区和南方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较易流行,该病害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玉米大斑病的致病菌为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病菌生长在复杂的环境当中,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胁迫,如养分供应、温度、pH值、氧化还原状态、氧水平和渗透压等.与此相应,病原真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机制来适应这种复杂的环境,其中,渗透胁迫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胁迫因子.在渗透胁迫条件下,真菌可通过产生和积累相应的小分子渗透保护物质以缓解渗透压力,防止细胞内水分流失.目前研究发现,在许多植物病原真菌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均属于多羟基化合物.本研究分别将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置于0.4mol/L、0.8mol/L、1.2mol/L NaCl等高渗胁迫条件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菌细胞中多羟基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变化,发现甘油和甘露醇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而海藻糖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含量减少;此外,进一步对培养基中多羟基化合物的分析发现,培养基中不含有甘油、甘露醇和海藻糖,而只含有葡萄糖,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含量有所下降,说明渗透调节物质不向培养基中分泌,推测原因,葡萄糖可能被不断消耗或转化为其他物质来适应高渗胁迫环境.因此,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在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细胞中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为甘油、海藻糖和甘露醇.也有研究发现,渗透调节物质除了具有渗透调节作用外,也可能在平衡氧化还原电位反应中作为活性氧清除剂,可能还与病菌的致病性有关.因此,对玉米大斑病菌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做进一步研究,可能对研究其致病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高中英语作文是高考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中英语作文在一般高级中学还存在相当多问题,文章就其现状问题提出相关提升策略。一、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英语
  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遍布世界所有玉米产区.2012年,受布拉万台风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潮湿多雨,导致大斑病大范
会议
邱連仲是滿家滩公社什字街大队刘东生产小队卫生員,现年二十二岁,貧农子弟。自担当卫生员工作以来,短短三个月,共为社員治疗一百零二人次。病种有:感冒、胃痛、牙痛、风湿症
颐和园rn文 林徽因rn① 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在著名的圆明园被帝国主义侵略军队毁了以后,是中国四千年封建历史里保存到今天的最后的一个大“御苑”.颐和园周围十三华里,园内有
期刊
六种食用菌值得开发据国内一些科研、生产部门调查研究,有以下一些食用菌值得开发。紫木耳:肉质鲜嫩、味道独特,既有黑木耳的柔软性,又有毛木耳的清脆性,品质明显优于毛木耳,且生物
  禾谷孢囊线虫( Cereal cyst nematode,CCN)已经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主要病原线虫是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
会议
期刊
菇保一号新型气雾消毒剂,系外资企业福建莆田市恒伟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出口,经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试验表明,杀菌力比甲醛强,对常见的食有菌病菌均有很强的杀灭的作用。在全
路正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邯郸市“十佳公仆”,不仅因为他在武安市有口皆碑、耳熟能详,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为武安的交通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任局长6年多,提出了“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