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效果

来源 :2012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三江源生态文明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状况以及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建设背景的分析,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整个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地位、发挥的作用及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生态环境改善的效果,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立为青海省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契机.
其他文献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地表植被的基本属性.本文利用MODIS 1km NPP数据,分析了2000-2011年青海三江源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草地产草量的空间格局和年际变化速率,并分析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果:(1)青海三江源东部地区NPP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NPP较低,近11年来该区NPP总体具有增加趋势.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后(2005-2010年)比工程实施前(2000-2004)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害是该地区最重要的问题之.本文针对三江源地区鼠害现状,分析了草原过度放牧、开垦、天敌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基础上,提出需要通过生态系统方法,实施综合管理,保护野生动物多样性,特别关注小型食肉兽在鼠害控制中的作用,科学评价招鹰灭鼠的效果,减少化学防治才能有效解决鼠害问题.
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中隶属10科的27种植物地上部分干重热值进行测定,研究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植物热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常见植物地上部分平均热值处于13.99~19.45 kJ·g-1之间,所测物种热值平均值为17.99kJ·g-1,高于全球尺度上陆生植物平均热值.(2)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增加,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物学属性特征,不同科属植物热值的响应
利用多年生禾草混播建植人工草地的方式改建黑土滩退化草地,是快速恢复黑土滩植被的有效途径,合理的草种配置是黑土滩退化草地人工草地建植的关键.通过果洛州玛沁县不同草种组合试验研究,对不同混播组合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牧草产量进行分析,提出了三江源区建植黑土滩人工草地的适宜混播组合.通过灭鼠、施肥和杂草防除试验研究,对不同人工调控措施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牧草产量等进行分析,提出了黑土滩人工草地合理的管理调
通过近些年连续连片大面积防治,黄南州鼠虫害大量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危害面积及危害程度有了大幅度降低,草原植被有了较大恢复,鼠虫害测报体系得到不断健全.本文在详细阐述黄南州草原鼠虫害防治成就和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交界地区和共枚区的鼠害防治工作,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轻草场压力,进行综合防治,搞好防后草地恢复和巩固灭效的服务工作,加大草原鼠虫害测报体系建设的建议。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三江源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阐述,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文章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调查与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认为高寒草旬黑土滩草地成因的主导因素是人为超载过牧和鼠害.三江源区不同退化等级下"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总面积为7363.42万亩,其中轻度"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为2903.43万亩,中度"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为2539.29万亩,重度"黑土滩"退化草地的面积为1920.70万亩.并建立了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黑土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18个相对独立的保护分区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群网络,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是我国淡水的主要补给地,在我国生态战略地位中十分重要.为了摸清长江源头通天河与黄河中铁—军功段的鱼类资源情况,于2011年3月至6月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结果表明,通天河段采集到鱼类5种,隶属于1目2科4属;其中5种鱼均为青海土著特有鱼类,其
本文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着眼,紧紧围绕水资源匮乏以及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这一核心,以近年来实施该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取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依据,全面翔实地阐述了人工增雨是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文首先论述了网格计算技术及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指出网格的最终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在简述青藏高原地区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模式背景,MM5应用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科研开发与业务化方案设计,模式的动力和物理方案及预报产品等方面介绍了青藏高原基于网格计算的MM5应用系统,并给出该系统在2006年业务试运行的检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基于网格计算的应用系统在资源共享方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