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小规模经营下农业现代化路径的必然选择

来源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e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指出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出现了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村庄空心化的情况,更多的地方农业基本上还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如果不很好地研究,强化“统”这一层的功能,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就是一句空话。“分”了几十年了,现在该是解决“统”的时候了,既有“分”又有“统”,农村“双层”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巩固了家庭经营这个基础,又妥善解决了一家一户不能解决“统”的问题。是农村经营组织的完善和创新的最佳选择,又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人的必由之路。农民要大幅度增加收入,要“肥水不流外人田”,在现有模式基础上还要再向前迈进一步,合作组织联合起来建立起自己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形成“合作社十企业+农户”的新模式。国外有8000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都是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兴办的,所以我国要大力鼓励农民参股龙头企业,支持合作社兴办龙头企业。要通过深人调查研究,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好土地流转中出现的“五重五轻”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能源开发利用基本原则及能源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分析了工业部门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中可发现,工业节能潜力巨大,发展应用高新技术迫在眉睫。因此,要注重热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技术,能源、资源的综合梯级利用,动力机械节能,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电力电子节能技术,发展替代能源及储能技术等重要技术。未来发展要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
通过分析甘肃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建议必须理清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明确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抓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并拓宽转变发展方式的途径,强化转变发展方式的措施。
本文通过卡特彼勒40年来的再制造事业发展史,揭示卡特彼勒如何使循环经济成为可能,而且使之成为卡特彼勒的业务支柱之一。同时可以看到再制造对贯彻中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首钢公司工业发展实际,按照绿色工业理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打造“绿色钢铁”,推进首钢搬迁调整,并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废水、固体废弃物零排放。
本文主要结合中国铝业公司,阐述了公司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进程中,以科技为动力,实现节能减排新突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并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公司绿色发展再上新水平。
本文结合普天在自身产业领域的做法和经验,阐述了该企业在面对电动汽车发展模式上的问题,提出在电池产业链上做全方位布局及创新电池运营的商业模式(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充换兼容、智能管理、刷卡消费)等措施。
通过分析我国发展绿色工业的宏观背景及发展必要性,建议制定和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工业企业把循环经济理念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产品、每项生产工序上,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企业发展战略、生产流程、营销模式和企业文化,做到废物资源化利用和零污染排放,生产能效高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努力打造绿色品牌。同时,各地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定绿色区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合理布局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以实现资源、能源、物料
本文分析了低碳转型的发展背景,并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及各国关于《京都议定书》低碳、减排的目标。实现低碳,首先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节能减耗;其次,要改变能源结构,更加充分地利用非化石能源,积极寻找开发替代能源;最后,转变消费模式,实现低碳生活,例如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总之,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在国际上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碳的约束,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也
本文阐述了绿色信贷内涵、意义及工作范围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从启动和实施来看,最近几年得到了逐步深化和丰富。在建设绿色信贷道路上,对全部法人客户环保风险进行全面分类和管理,严格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主要绿色经济领域均有较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在未来的发展中,工商银行将重点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研究制定鼓励拓展绿色信贷市
本文介绍了碳交易市场的演进。参加交易机制的企业自愿同意或者被要求实现一定的减排目标。这一机制的优势在于将所有企业都纳入到一个总的限额内,以达到总体减排的目的。买卖双方就像交易其他商品一样,以透明的方式进行交易,双方达成的价格就代表“碳的价格”,或者说是在排放交易机制的规则下减排的价格。当经济环境变得脆弱,或者减少贫困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非常强劲时,排放交易机制不失为一种同时实现减排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