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创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意义及策略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育高峰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化学会关注西部中学化学教育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以合作学习为基本方式,倡导教师将话语权归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从而达成“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共同愿景的活动群体。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化学实验探究重难点、提升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构建融洽的师生情感。基于合作学习实施的误区,通过选定合适的小组人数、营造全身心投入的课堂氛围、设定合理的学习内容和课题及构建以倾听为基础的同僚性对话关系等来创建化学课堂学习共同体,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式,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立足西藏教育区情,采用问卷、访谈调查与听评实验课、开设实验选修课和实验兴趣小组等,对西藏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初步研究。结合调研结果,从课程管理和学科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合理建议,如开设化学实验选修课、开设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建立科学工作室、利用生活中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等,以便西藏高中化学实验开出率达100%。
新课标的颁布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提升。新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相比较2003 年的课标,立足于创新,是基础化学教育的重大转变。作为一线教师,理解“素养为本”的内涵以及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以“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关键能力,为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硫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之一。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实际问题情境和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利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办法,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二维图来落实核心知识,让学生建立根据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相互转化关系,归纳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构建物质的类别属性与元素化合价之间关系的认知模型,形成变化与平衡思想,并对零散的知识点进
微课在翻转课堂中被广泛应用,随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探索与学生共同制作微课视频具有可行性,并与传统教学的相整合,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中,同学生一起将其微课化、视频化,通过宏观与微观视角探究物质性质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实践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态度和社会担当的核心素养。
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从高中化学教学与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关系上,分析成都市近年的中考实验探究题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化学教学建议。
通过对“化学能与电能”这节课为案例,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除了牢固掌握核心知识外,掌握化学的思想和方法更为重要。
影响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的核心是理科双语师资的水平。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五所藏族中学二类模式下(国家通用语言教授理科)的理科双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理科双语师资现状从师资组成和教师专业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师资组成方面,理科双语教师中青年教师偏少,教师学历水平整体偏低,教师职称中较少高级职称,部分教师存在跨学科任教与教非所学现象。教师专业能力方面,教师能熟练运用汉语表达交流,但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化学教育方法落后的特点,新课标下需要因材施教,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本文研究了部分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兴趣教育、化学结合生活四个方面探索适合新课标下的化学教育方法。
化学势是系统处于定态下物质组分的状态函数,也是物理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化学势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明确给出了浓度用不同的形式表示时,溶质标准态化学势之间的定量关系。重点对非理想溶液溶质活度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详细推导,结果表明活度系数与浓度表示方式无关。
化学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影响着化学双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化学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化学双语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以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化学学科教学知识为桥梁,运用两种语言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能力。其构成包括双语双文化能力、知识表征融合能力、化学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和化学双语教学实施能力四个方面。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理科薄弱问题总结了目前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