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圣”(PBC)技术及其摩擦磨损特性

来源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xiaogua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液压高精度材料试验机考察了GCr15钢平面-球面接触摩擦副在机油和摩圣机油2种介质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激光扫描显微镜(LSM)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并测量了磨损体积.结果表明:摩圣具有较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缩短了磨损过渡阶段的持续时间,减轻了表面粘着磨损、剥落损伤,减弱了磨粒磨损,降低了金属磨损体积损失;载荷与位移幅值增加,摩圣的抗摩擦磨损能力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磨细粉煤灰及细度对水泥浆体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化学结合水量和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原状粉煤灰,磨细粉煤灰可以改善水泥的流动度、增加水泥硬化浆体的化学结合水量、提高早期强度;但是随着磨细灰粉磨时间的延长、细度的增加,流动度性能反而变差,强度也略有下降,凝结时间有所延长,化学结合水量变化不大;机械磨细法可以提高粉煤灰的早期活性,是解决掺粉煤灰的水泥早期强度低的问题的一个
粉煤灰是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渣,对其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对我国经济和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粉煤灰利用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相对集中的是用于建筑材料工业中,尚有大部分粉煤灰未加利用而被填埋或堆放,而堆放和填埋需要占用大量可耕地和较高维护费用,长期的堆放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地下水系污染,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环境问题.根据我们的实际应用,粉煤灰除作为低附加值用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外,还可作为高附加值用于污
本文选择了粗细不同的粉煤灰、钢渣和矿渣按一定比例混合并以之50%替代水泥制备混凝土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研究表明,粉煤灰、钢渣和矿渣存在着一个最佳的颗粒级配体系.通过3种矿物掺合料级配复合,可以将粉煤灰、钢渣等低活性工业废渣高比例引入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同时使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特别是7d抗压强度显著提高,使含50%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达到C40等级.另外,由于矿物掺合料的级配优化使混凝土的密实度明显提高
本文研究了用煤矸石代矾土配料制备矿山及地下工程用喷射水泥,该水泥含主要矿相C11A7-CaF2,C4A3(-S),C3S,少量矿相C2S.其中C11A7(-S)CaF2和C4A3水化产物提供早期强度,C3S和C2S水化产物保证中后期强度.该水泥初凝4min,终凝11min,1h 强度为16.5MPa;中后期强度稳定增长,凝结时间和强度满足喷射要求.
本文针对当地丰富的废弃物煤矸石,复合粉煤灰及矿渣,通过试验,对比了掺与不掺煤矸石及复合科的混凝土强度;对比了此种复合混凝土与几种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等)的增强效果;试验证明煤矸石复合其它矿物掺合料能加深水泥的水化过程;得出煤矸石与其它掺合料达到合适的优化能将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比基准混凝土增强效果显著.
本文描述了复合微珠在氢氧化钙溶液体系中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微珠包覆前后表面性能及变化,探讨了复合微珠表面包覆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亚沸腾状态下,利用自制的试验装置能快速改变粉煤灰的白度,产品白度由原料的29.8提高到73.13.微珠表面粗糙度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比表面积由原料的3.03m2/g增加到9.77m2/g.在PP中的填充性能表明,填充量相同,复合PP-微珠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等均优于
综述了掺杂改性对TiO光催化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针对光催化研究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TiO的掺杂改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纵观近几年发表的掺杂改性的研究论文,这种掺杂改性提高纳米TiO光催化活性的实质为提高TiO光致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以及扩展TiO的可利用波长范围,具体表面为:表面电子状态的改变,自由电子或空穴捕获体的形成,晶体氧缺陷的增加,高活性电子或空穴的产生,晶型转变的抑制以及吸收波长范围
制备了不同金属Ag含量的Ag-NiFeO金属陶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由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成分,研究了Ag的添加量对其体积密度、气孔率、热震性、导电率以及腐蚀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热震性和导电能力随着Ag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导电率的提高和腐蚀率的增大仍是一对突出的矛盾.单一通过添加金属Ag不可能使导电率和腐蚀率都满足要求.
用正硅酸乙酯(ETOS),乙醇(EtOH),水以及盐酸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溶胶(其中盐酸为催化剂).以普通浮法玻璃为衬底,用浸渍提拉法制备了厚度为100nm左右的SiO薄膜.对其进行等温和等时退火,用台阶仪测定其厚度变化,给出经验拟合公式.研究了退火对透过率、折射率以及气孔率的影响,并做出比较详细的理论解释.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量了硫镓银晶体的红外透率,得到晶体的红外透射谱.应用群论的知识,对硫镓银晶体中离子的振动方式与红外活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根据硫镓银晶体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计算了透过率和吸收系数.晶体的红外透过率(67﹪)与文献报道相近,与理论值还有一定差距,说明晶体内部还有第二相析出物形成的微观散射中心等缺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