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杜鹃花粉萌发和花粉贮藏方法研究

来源 :2017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马缨花、爆杖杜鹃、露珠杜鹃、锈叶杜鹃和红棕杜鹃5种杜鹃花花粉作为试验材料,研究5种培养基对杜鹃花花粉萌发的影响,筛选出最适于每种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以及最适培养温度和花粉的最适贮藏温度.结果表明:适宜马缨花、爆杖杜鹃、露珠杜鹃和红棕杜鹃这4种杜鹃花粉萌发的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7g/L琼脂+150(L蔗糖+10mg/L硼酸;适宜锈叶杜鹃花粉萌发的固体培养基的配方为7g/L琼脂+100g/L蔗糖+10mg/L硼酸.最适宜的培养温度为25℃.经过25天的贮藏,花粉活力保持最高的贮藏方式为-20℃,最高的可达到47%;其次是4℃,最高可达到33.33%;常温贮藏只能保存5天左右.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5个新品种百合能否适应延庆的露地种植环境,将位于昌平的北京农学院多年培养的5个品种的百合移栽至延庆妫河公园,由于两地在温度上略有差异,对比两地百合生物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结果表明,延庆的5个百合在生物学指标上好于昌平,在生理学指标上,可溶性糖指标、MDA指标和脯氨酸指标表明温度对延庆5个品种产生了逆境影响.在叶绿素指标和膜透性电导率指标显示延庆的5个品种均好于北京农学院种植的百合.经过方差
将城市污泥与建筑垃圾按体积比1∶1混配基质,覆盖于模拟的煤矸石边坡上,以田园土坡面为对照,种植暴马丁香,调查坡面植物生长情况,分析种植基质的理化性状、重金属含量、土壤酶活性等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季结束后,污泥混合基质坡面植物总盖度比对照坡面高30%,暴马丁香株高比对照高53.8%;有机质含量是对照的4.5倍,全氮和碱解氮是对照的3.8倍和8倍,全磷和速效磷是对照的6.3倍和1.1倍,全钾
对不同梅花品种果实浸提液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梅花果实的开发利用以及花果兼用梅的选育提供依据.通过滤纸片扩散和十字交叉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利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浸提方法及不同品种对抑菌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80%)乙醇和低浓度(30%)乙醇作为浸提剂对梅花果实浸提液抑菌活性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浸提时间(30min、60min、90min)对抑菌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对两
为了了解北京市园林树种对大气污染物多环芳烃的富集特征,以陶然亭公园、东灵山风景区以及马甸公园为样地,运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6种健康生长的树种夏季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对3个样地的相同树种进行不同样地叶片多环芳烃来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同一样地叶片多环芳烃含量存在种间差异.陶然亭公园6种植物叶片中,油松叶片中的多环芳烃总含量最高,按照叶片多环芳烃总含量多少来排序,6种植物叶片的排序为:油松>太平花>
调查了西湖山林野生观赏蕨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生态类型等,并利用Arcgis软件形成西湖山林蕨类资源分布图,共调查野生观赏蕨类植物17科30属58种,其中土生类32种,占55%;石生类19种,占33%;附生类6种,占10%,藤类1种.分析了不同生态类型的蕨类自然群落的生态特点和观赏价值,以期为浙江地区蕨类植物的人工配置应用提供借鉴.
北京及周边山区委陵菜属植物种类丰富,但在园林中引种应用较少,种质资源有待开发.本研究选取百花山、松山等14个山区为调研地点,通过实地踏查对委陵菜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现状以及生境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及周边山区共发现委陵菜属植物15种,类型丰富,广泛分布于大多数山区,有平原市郊型、低海拔型、中海拔型及其他型4种类型.生长环境多样,可分为岩石峭壁型、革甸水边型、山坡草地型和林缘道旁型.土壤
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花烛50份品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是探讨花烛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其分子指纹图谱,为今后花烛杂交育种和品种鉴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5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93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106~0.828,平均为0.534.50份花烛材料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6.511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8851,平均预期杂
本次实验用菌丝团分离法,对贵州兴义的硬叶兜兰、同色兜兰、红旗兜兰和杏黄兜兰这4种兜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兜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种类丰富多样,共分离得到112株真菌,分别属于14类真菌(毛壳菌属、镰刀菌属、胶膜菌科、拟隐孢壳属、角担菌属、炭角菌科、炭角菌属、丽赤壳属、担子菌类、炭垫菌属、土赤壳属、链格孢属、曲霉属、炭团菌属),其中毛壳菌属、镰刀菌属和胶膜菌科在多种兜
以38份西伯利亚鸢尾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株高、花葶高、叶长、垂瓣长、旗瓣长等19个主要数量性状,并对西伯利亚鸢尾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结果表明,38个品种的19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2.64%~57.31%.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数量性状普遍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9个数量性状综合成为6个主成分,且这6个主成分构成的信息量可解释总信息量的74.946%
为了阐明屋久岛紫薇杂交授粉过程中的差异性形成的原因,本文以屋久岛紫薇(Lagerstroemia fauriei)为研究对象,用离体培养法测定屋久岛紫薇花粉生活力、花粉寿命及不同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花粉生活力的变化;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检测屋久岛紫薇花后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①不同贮藏温度下花粉萌发率不同;4℃条件下花粉萌发率最高,其次是25℃保存,-80℃条件下保存花粉萌发率最低;②不同湿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