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化瘀胶囊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24周疗效的系统评价

来源 :2009年“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实践”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扶正化瘀胶囊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疗程为24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手工检索已发表与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08年3月。纳入抗组口服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口服其它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 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 结果:5个有关扶正化瘀胶囊抗CHB肝纤维化疗程为24周的研究(合计444例患者)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显示:扶正化瘀胶囊疗程为24周抗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A:P<0.00001;P-Ⅲ-P:P=0.003;)。而Ⅳ-C型胶原(P-Ⅲ-P)、层粘连蛋白(LN)、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Ⅳ-C:P<0.08:LN:P=0.14,S:P=0.07)。 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扶正化瘀胶囊疗程为24周时,对血清纤维化指标HA、P-Ⅲ-P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Ⅳ-C、LN、及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RCT大多为较低质量的小样本研究,而且数量有限,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验证其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在“瘀毒致变”假说基础上,以随访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为依据,探索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瘀毒”舌象表征。方法:入选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且处于症状稳定期的患者254例,采用统一型号数码相机记录舌象。选择1年随访中发生心血管事件者29例(事件组),以性别、年龄(±2.5岁)、糖尿病史、既往曾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为匹配因素,按1:2比例匹配1年随访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无事件组,实际匹配54
通过运用频数分布、聚类、决策树、神经网络、证候构成比、转移概率矩阵等数据挖掘及统计方法,对专家问卷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冠心病有十四个证候要素、四期十二个证候特征及其特有的证候病机演变规律。
运用聚类的统计方法对大样本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4个阶段的证候特征:①早期有气滞心胸证、气阴两虚证;②发作期有气滞痰阻证、心阳不振证、寒凝心脉证、瘀血阳微证;③缓解期有肝脾不调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④恢复期有心气虚证、阳虚气滞证、气阴两虚证。
目的:观察清热祛瘀颗粒对冠心病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治疗作用的效果。方法:将冠心病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中痰热血瘀型者81例,随机分为清热祛瘀颗粒加西医标准治疗的试验组(41例)和单纯使用西医标准治疗的对照组(40例),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的方法,观察清热祛瘀颗粒对颈动脉斑块及血浆高敏度C反应蛋白(hs-CRP)、CD40L变化,共观察25周。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颈动
本文主要从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血液流变学研究现状;二、实验诊断技术是推进医学发展的动力;三、血液流变学有利于预防医学研究;四、血液流变学检测项目应适合临床发展需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老年慢病持续上升现状分析;二、老年慢病发病机制共同特征;三、老年慢病血栓性疾病血液流变性宏观变化;四、老年人凝血、抗凝血平衡失调;五、老年人血管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失去平衡;六、外因可加速老年血管损害的演变过程;七、慢病年青化发生机制。
现代中医药对恶性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活血化瘀中药在防治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中逐渐受到重视,在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患者带瘤生存的生存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个例不足以得出肺纤维化能够逆转的结论,但却能带来有益的启示并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起医患双方的信心。对于临床上是否仅囿于传统“理论上”的结论,值得笔者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维下,用孜孜以求、逐步积累的实践不断探索。需要强调的是,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目前治疗目的仍须柄持重视生物性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心理和社会学特性改善的理念,而治疗手段则强调综合方法。本文结合一例肺纤维化的病例,探讨了其“不可逆”的问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迅速增多。其中,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国血脂异常者达1.6亿。我国一项队列研究表明,TC和LDL-C升高是我国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干预血脂异常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血脂康胶囊的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
根据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升至18.8%,现在约有1.6亿患者,而控制率仅为6.16%,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西药治疗高血压,常常有为达到目标血压而频繁增减药量,导致药量过大引起血压骤降、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弹、睡前服药引发脑血管意外等情况,这也常常造成血压波动幅度较大现象出现。相对于目前的西药来说,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在于:症状改善明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