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菌剂在桑椹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检测

来源 :全国桑树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610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腐霉利是桑椹菌核病防治的常用药剂,为了评价3种杀菌剂在果桑生产中应用的安全性,指导生产上科学合理用药,借助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使用3种农药在桑椹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对3种杀菌剂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腐霉利在桑椹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甲基硫菌灵为C=2.650e-0.217T,R2=0.850,半衰期为3.194d;多菌灵为C=27.457e-0.076T,R2=0.789,半衰期为9.120d;腐霉利为C=16.476e-0.055T,R2=0.795,半衰期为12.603d.对3种杀菌剂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甲基硫菌灵药液的质量浓度为0.70g/L和1.40g/L,多菌灵药液的质量浓度为0.63g/L和1.26g/L,腐霉利药液的质量浓度为0.33g/L和0.66g/L,于2015年3月25日、2015年4月1日喷施药液2次或2015年3月18日、2015年3月25日和2015年4月1日喷施药液3次,至桑椹盛熟期(最后一次施药后30d)采样,检测桑椹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腐霉利的残留量分别在0.27~0.39mg/kg、0.16~0.45mg/kg和0.13~0.50mg/kg之间,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浆果类水果的农药残留量限制标准.3种杀菌剂均可用于桑椹菌核病的防治,田间施药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可适当提前施药时间和控制药液浓度,并尽量采收成熟桑椹.
其他文献
鄂蚕4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于长江中下游蚕区中、晚秋蚕期和局部地区春蚕期使用的强健性多丝量春秋兼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4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繁育和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该品种在蚕种繁育单位饲养,表现出种性稳定、原蚕好养、蚕种繁育系数高等优点;农村饲养鉴定,表现出孵化齐一、抗病力强、,产量高、丝质好的特点.
以选育适合轻简省工饲养,能生产优质原料茧的家蚕品种为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秋用强健性家蚕新品种E苏、9902B,通过测交鉴定与配合力测定,与优质多丝量品种Z83、Z84组配四元杂交组合E苏·Z83×9902B·Z84,命名为鄂蚕6号.新品种经3年实验室鉴定、育种协作区共同鉴定以及2年农村生产试验,表现出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鄂蚕6号的秋季饲养综合成绩显著超过对照品
CRISPR/Cas9系统源于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是可对很多物种的基因组进行高效率编辑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定向基因编辑.本文简要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的基本作用原理和技术改进的进展,重点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在家蚕功能基因研究和定向遗传改造研究中的应用及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在家蚕基因组编辑中应用的前景和主要的发展方向.
2013年~2015年,通过对主推蚕品种春蕾×镇珠、菁松×皓月、873×874、飞鹤×祥云在全省主要蚕区进行农村生产比较试验,通过蚕期饲养、抗性调查、产量调查,了解各品种的抗性和产量高低,为主管部门在品种改良换代与确定主推品种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试验选用28日龄(体重为1409.04±195.00g)、70日龄(体重为3596.76±479.84g)扬州鹅仔鹅公鹅各30只,分别分为5组(A0%桑叶粉、B2%桑叶粉、C4%桑叶粉、D6%桑叶粉、E8%桑叶粉),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对桑叶饲料表观利用率消化测定结果来看,随着饲料中桑叶粉的添加,28日龄仔鹅和70日龄仔鹅排泄量增加,干物质利用率、粗灰分利用率、粗蛋白利用率、粗纤维利用率
果桑以采摘桑椹为主,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菌核病是严重影响桑椹产量、品质乃至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桑椹菌核病及致病菌的种类与特性、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在桑椹菌核病侵染分子机制方面尚少研究报导.本文以主栽果桑品种大10的感病幼果和正常幼果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分离、鉴定桑椹菌核病菌诱导的差异
从广东省、广西省和海南省收集30多个具有花叶,皱缩、丝叶、带脉等症状的桑叶样品,根据ncbi上的桑花叶型萎缩病相关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并检测引物组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利用特异引物组MCP746F/MCP1148R对30多个样品进行检测,各地各种桑病毒病病叶样品中均检测到桑花叶型萎缩病相关病毒,该病毒是否是上述病症的致病原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桑花叶型萎缩病相关病毒与桑病毒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The mulberry tree(Morus sp.)is a perennial crop has been grown to rear silkworms worldwide for over four thousand years,but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demands for the fruits which contain vari
会议
Bacterial wilt in mulberry(Morus atropurpurea Roxb.),caused by Ralstonia solanacearum,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ion constraints in many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In our previous work,we
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河南省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情况和蚕业多元利用化发展的现状、发展思路、主要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河南省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下步工作及今后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