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质量保障之我见

来源 :新体制、新业态下保证和提高出版物质量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ang34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进步,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阅读这一人类科技文明的传载方式也在互联网+时代呈现出了多种可能性,电脑、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纷至沓来,各种资讯、各种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单一的阅读方式.图书,作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是不是还能继续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科技进步到今天,阅读,依旧是文明之灯的唯一传承手段,只要人类还无法在大脑植入芯片获取知识,还是要依靠阅读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那么图书依旧是获取知识的最佳媒介.保障互联网时代的图书质量需建立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出版流程,精心遴选内容和作者,保证书稿质量,优秀编辑的养成,保证书稿的完善与提高。
其他文献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闻出版业的总体趋势是跨越式发展,从"十二五"的前4年看,新闻出版业的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12%,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2014年,新闻出版业的环比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8.9%,如此明显的下降趋势着实令人担忧.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与新闻出版业直接相关的内容明显增加并有较充分体现,这对行业改革发展无疑
互联网背景下,要保证新媒体出版物的产品质量,必须重视产品研发流程,制定相关流程标准,在某个项目立项之后,最好根据新媒体出版物的具体形态,以及产品经理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项目运转、推动项目进程的流程标准。同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项目计划及预期目标进行灵活的调整,开展适合互联网行业节奏的新媒体出版物的研发,推动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转型。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式,是以大众为传播目标,定向为传播目的,及时为传播效果,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媒平台;多采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传播方式更加活泼自由.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爱课程网"担任中国大学MOOC的课程编辑,亲身感受到网络编辑和传统编辑之间的异同,并在保障和提高课程质量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构建复合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发挥新媒体优势,支持教师优化课程设计,
设计是一本图书的形象.图书设计不应仅由设计师独立完成,作者、编辑、设计师应充分沟通,各司其职;设计也不仅是对图书外观的装饰,它要求对多种元素进行综合把握.好的图书设计不仅能有效地传达内容,还能将内容进行优化与提升,并充分展现出图书的意蕴、精髓.要加强编辑与设计师的沟通,编辑、作者要为设计师“服务”,重视图书整体设计,“编辑设计”的概念,重视印刷工艺。
出版业在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积累科学文化、传播知识技能、弘扬人类文明、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出版物成为出版社的重要任务,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出版活动包括编辑、复制和发行三个要素.其中"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作为复制和发行的前提,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出版物质量起关键作用.鉴于编辑在出版活动中的实际作用,
商务印书馆(以下有时简称"商务"或"老商务")是近现代中国出版企业的杰出代表,关于它的馆史、人物、经营管理、文化及教育贡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而关于其制度的研究则并不多见.一个行业的先进既体现为技术的先进,也体现为制度的先进,而"制度"是制约包括出版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编辑制度是出版企业的核心制度之一,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导致不同的出版格局、书刊品质、经营绩效和传播效果,晚清民国时期
新体制、新业态下要保证出版物质量,首先要保证出版物的政治质量.这就要求出版社的各个工作岗位,特别是编辑部门的各个工作岗位要把保证出版物的政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切切实实地把好政治质量关.言论有自由,出版有纪律.编辑人员要把政治纪律放在心上,严格把关,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出版物在政治思想方面合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不出政治性问题.
出版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因此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般的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损失的可能仅仅是物质产品的经济利益,而出版物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产生的负面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编辑是出版物质量的"把关者".编辑的素质对于图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升编辑的素质是出版社当今出版精品图书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来科技的发展,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作为科技分享普及和传播积累的重要载体,科技出版物在整个科技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人通过科技出版物的阅读,学习
近年来,国内科普图书的出版总体呈上升趋势,虽然出现了不少原创科普的亮眼之作,但是整体来看,引进版科普图书还是占据大半江山,在科普图书畅销榜上频现身影.究其原因,欧美等国家的科普作品非常善于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引经据典地传播科学探究的思维,趣味性、可读性为科学性增光添彩,很容易吸引读者.那么,如何控制和提高引进版科普图书的出版质量,既保留这些优秀的科普作品原有的风格,又能让翻译作品易于被理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