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D打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方法的对比.方法:以2013-05/2014-05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集16例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8例,A组行基于64层多排螺旋CT扫描数据的3D打印患侧膝关节原型制造,并依据3D打印模型测量胫骨力线及股骨髁间窝开髓点,利用截骨导板进行模拟截骨并确定股骨远端与前后髁截骨量、胫骨与股骨的假体型号并进行模拟手术,将模拟手术各参数与术中最终使用结果比较.B组常规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旁肿瘤应用腹腔镜技术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8例脊柱胸腰段椎旁肿瘤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8岁—62岁.影像学资料显示肿瘤分布于胸11至腰3节段,其中侵及单节段1例,双节段5例,3节段2例.手术方式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腹膜后入路方式.8例腹腔镜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3例切开膈肌完整切除肿瘤后腔镜下行膈肌修补术.
目的: 探讨在骨科护理管理中风险评估单的应用效果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方法: 设计思路根据我国医师协会的《 2010护理安全目标》和相关指南,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安全应急预案》等文件,制定了护理风险评估单。此外我们还召开多次会议,根据我院实际护理工作的情况,讨论我院在之前护理上出现的失误和
目的 分析所有穿支皮瓣移植失败的原因,为提高穿支皮瓣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皮瓣成活质量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做的57例穿支皮瓣,其中穿支蒂转移皮瓣30例,游离移植穿支皮瓣27例,男50例,女7例;年龄23 ~55岁,平均26.3岁.上肢6例,下肢51例,术后随访1~10个月,总结术中切取皮瓣及术后皮瓣成活质量及出现的并发症.
目的 观察微创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病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经皮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35例退变性腰椎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通过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结果,行腰椎动力位x线片和CT扫描重建检查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
目的:了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进行非瘫痪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使用钽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因"髋关节骨关节炎"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共5例,5例患者髋关节病变均为非瘫痪侧髋关节.术前根据水平面测量髋臼假体位置,测量标准为髋臼假体与水平面呈40~45°外展角,前倾角度采用骨盆前倾角+10°,髋臼假体位置使用术前制定方案(图2),
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归纳并讨论枢椎前下缘骨折的临床特点、损伤机制及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Medline、Springer、Ovid、Pubmed 及Sciencedirect 数据库以"axis/C2 teardrop fracture"、"C2 fracture"、"extension teardrop fracture"和"treatment"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纳入明确描述患者性别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2.方法:(1).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和指关节活动.指导患儿在床上患肢不负重活动,进行肢体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屈锻炼,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活动范围,增加膝与踝的主动运动.
目的:回顾性研究计算机辅助后路微创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法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行计算机辅助下后路微创C2-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患者6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引流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NDI、VAS及手术满意度评价。利用术后CT评价椎弓根螺钉置入精确性,利用随访时动力位X线判断椎体融合情况及
目的:探讨负荷控制下的本体感觉训练对腰段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obath技术为主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运用Pro-Kin训练系统进行控制负荷的本体感觉训练,两组患者均进行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式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平衡
目的:探索腰椎黄韧带肥厚和糖尿病,基质蛋白酶13之间的关系,阐述腰椎黄韧带肥厚的病生理机制。方法:35份腰椎黄韧带标本取自35位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位为糖尿病患者,24位为非糖尿病患者)。用苏木素-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分析黄韧带的组织学变化,用定量Real time PCR 分析基质蛋白酶13的mRNA在黄韧带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分析基质蛋白酶13蛋白的在黄韧带的表达。在CT上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