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胶质瘤术后辅助治疗的系统评价

来源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术后联合放化疗对比单独放疗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是否提高.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以及CNKI中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2013年1月研究间变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对比单独放疗的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4个RCT,总共963个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术后放疗相比,术后联合放化疗总生存时间有显著性提高(HR=0.84,95%CI0.72-0.98,P=0.031),无进展生存期也有显著性提高(HR=0.68,95%CI0.57-0.80,P=0.000)。亚组分析显示:AA组术后放化疗联合治疗与术后单独放疗相比,总生存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HR=0.79,95%CI0.61-1.02,P=0.072) , AO/AOA组的结果与AA组相似(HR=0.87,95%CI0.71-1.07,P=0.183).伴有lp/19q染色体杂合了缺失的患者与不伴有lp/19q缺失的患者相比,总生存时间有显著性提高(HR=0.299,95%CI0.207-0.433,P=0.000)。 结论:通过本次meta分析表明,间变性胶质瘤的辅助化疗在治疗方案中扮演了有益的角色,联合放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但伴随较大的毒副反应;伴有lp/19q染色体杂合了缺失的患者对化疗更敏感,是间变性胶质瘤有利的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占小儿恶性实体瘤的8%,虽然近几十年来肾母细胞瘤的预后显著改善,但是除了昂贵的治疗费用,化疗、放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依然显著,亟需寻找一种针对肾母细胞瘤的高效率、低毒性的治疗方法.多项研究已表明SPHK1作为癌基因促进多种肿瘤的发生,然而临床上尚缺乏针对SPHK1的靶向治疗方法.SKI-5C是新近开发的SPHK1的抑制剂,本研究旨在探究SKI-5C对小儿肾母
目的:胸膜肺母细胞瘤发病率仅占肺部原发恶性肿瘤的0.25%~0.50%,PPB好发于儿童,是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把本病变分成三种类型,Ⅰ型(囊泡型),Ⅱ型(中间型)及Ⅲ型(实质型).发现部分病例存在家族聚集性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经过分子生物学研究,定位于Dicer1基因,然而具体的导致肿瘤的发病机制仍然在研究当中.方法:从2009年7月-2014年6月,本院共诊断13人,14例次,并对其中Ⅱ型及
目的:儿童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总体预后较好.然而,对于根治术后无影像学和病理肿瘤残留,但肿瘤标记物未在合适的半衰期内降至正常的Ⅱ期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极少文献报道.本研究分析这一类患者单纯根治性手术的复发率和生存率,探讨辅助化疗对该部分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11年5月期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Ⅱ期儿童睾丸恶性生殖细胞瘤患者资料,对比分析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未在合适的半衰期内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技术在小儿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0年-2009年,共有29名不可切除型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儿在我院接受动脉栓塞化疗,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4岁.其中24例为肝母细胞瘤,3例肝癌,2例肝脏胚胎性未分化肉瘤.患儿在经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后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1~3次不等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进行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局部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研究,并对治疗后MRI特点进行了分析.方法:神经外科显微镜下尽量彻底切除肿瘤,术中行快速冰冻,对病理为恶性(WHOⅢ级以上)并符合其它条件的病例埋置Ommaya储液囊;术后患者常规先行放射治疗;实施给予用术中留取的人脑胶质瘤标本,行体外细胞培养,用MTT法对临床常用化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