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向无线电和惯性测量的深空实时自主导航

来源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空原子钟技术的深空探测器单向自主导航,其通过对单个地面站单向距离和多普勒的测量和惯性测量单元的观测值实时计算深空探测器的绝对位置.最后,通过地球-木星之间的单向导航任务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针对北斗系统新一代IGSO、MEO轨道导航卫星采用连续动偏姿态控制模式的精密定轨问题,对北斗卫星与GPS、GLONASS的姿态控制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精密定轨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际在轨测量数据,进行了精密定轨计算,并对定轨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斗新一代导航卫星采取连续动偏模式后,动力学模型稳定,在地影期也能够保持没有偏差,精密定轨及轨道预报精度优于米级,定轨精
本文以大气水汽反演为中心,从理论上讨论了GPS反演大气水汽的方法。运用ECMWF数据和GPS反演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方法以及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大气水汽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GPS水汽值比ECMWF水汽值略大,且GPS水汽值随着高程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针对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调制方式和时频资源划分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载波相位差的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突发信号和双向测距体制,通过测量子载波间的相位差完成伪距测量.与传统的GNSS定位体制相比,本文方法不需要占用连续的时频资源,并且对基站间时间同步精度要求较低,但抗多径性能弱于传统的GNSS定位方法.
本文以经典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是GPS系统中崭新PPP-RTK技术在北斗导航系统领域的新尝试,得到了以下结论:(1)非组合增强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相比经典的消电离层PPP其观测量增多、待估参数减少、模型强度变强;(2)卫星端的轨道误差和两类钟差目前已有相关产品,且都有实时推送,精度满足实时精密;(3)单点定位技术的要求,可以为本技术所拥;传
简要介绍了Bernese5.2软件的功能、架构及优缺点,利用递推法,设计了GPS卫星轨道确定的数据处理步骤.并用实测数据对处理策略的精度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全球84个IGS连续观测站数据,计算3天的GPS卫星连续轨道固定解,径向RMS可达4.5cm,迹向RMS可达4.4cm,法向RMS可达3.2cm.
针对卫星信号在建筑密集区,隧道等复杂环境中定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TMB和3G信号联合定位的方法,该方法既可以辅助卫星定位,也可以不依靠卫星系统独立定位.联合定位可弥补利用DTMB信号和3G信号独立定位时信号基站不足和几何分布不理想的缺点,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精度定位.首先建立联合定位模型,根据GDOP值筛选出基站几何分布较好的信号,然后利用DTMB信号帧的帧头PN序列和3G信号的导频序
针对被动型氢原子钟系统的优化手段较少,提出了对被动型氢原子钟物理部分鉴频环节和电路部分信号处理的数学建模方法,并据此构建了基于MATLAB平台的锁频环路系统模型根据目前.研制的被动型氢原子钟的设计方案及参数,设置了仿真模型的参数并在开环和闭环两种情况下进行仿真通过验证误差信号波形输出控制电压曲线的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控制回路的瞬态过程,表明建立的系统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利用设计的仿真软件
传统的CORS系统电离层误差建模通常以一个闭合三角形作为建模单元,选择距离虚拟参考站(VRS)最近的站点作为主站,利用与主站相连的两条基线对电离层进行误差建模,进而结合对流层误差模型和轨道几何改正构建VRS虚拟观测值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得到RTK用户坐标位置.本文在传统VRS大气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对电离层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扩展,形成了一种基于整网基线解的区域电离层误差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定网内某一站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设计用作导航数据接收、定位精度评估、导航增强服务等用途的导航监测站逐步建设并投入使用.对监测接收机数据一致性进行误差分析是评价接收机工作状态,评估监测站数据质量,排查监测站故障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述三种常用的监测接收机数据一致性判定的概念,介绍导航信号的小波分解方法,提出导航观测数据及接收机一致性分析数据的小波多分辨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在分析监测站异常数据的
本文针对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无源定位接收机的上行弱信号捕获难的问题,提出了可从下行信号中获取残留载波、伪码相位等先验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应用与该信号的捕获上,以实现弱信号快速捕获。该方法已在CDMA灾后搜救侦测站的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对于多普勒频移影响小的定位环境(如灾后环境),往往能实现一次捕获成功。另外,适当的增加捕获支路,也可以大大的减少捕获时间,提高捕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