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ematic wave propagation in variable-width channels applied to the Tangjiashan dam breach flood

来源 :2017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en34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kinematic wave model simplifies the equation of motion by stating that gravity head is balanced by friction head,which implies a uniform flow equation could be applied.By combining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and the imposed initial and boundary conditions,the kinematic wave model can efficiently solve for the propagation of floods,debris flows,and warning waves,etc.using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However,the method is usually applied to constant-width channels,which cannot reflect all practical cases.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tend the kinematic wave approach to channels of variable width.The research describes the distinctive wave motions produced in one-dimensional variable-width channels.Then we use changed variable method to simulate the flows in channels with variable section size and slope.Finally,we validate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ssess its efficiency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calculations from HLL Finite Volume numerical method and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flood of the failure of Tangjiashan Lake.
其他文献
2001年7月29日桃芝台风侵袭台湾,最大降雨强度为156公厘/小时,总雨量507公厘,造成花莲县光复乡大兴村全村184户,近150户遭土石流掩埋,下移土方量约150万立方公顷,17人死亡、39人失踪.虽然水土保持局于1994年公布南清水溪为土石流危险溪流,而且水土保持局、林务局和花莲县政府已经进行一系列防灾整治工程,但921大地震造成土石松动,遂造成此次严重灾情.本整体治理规划工程系针对花莲县光
台湾土石流灾害由来已久,然而土石流之好发性主要受地形与土石堆积物所影响,且土石堆积物又受到集水区所在地质区位及岩层种类而有不同,进而造成土石流启动之动能条件之差异.本研究首先将乌溪、浊水溪小集水区岩石种类进行分类,并汇整三个地文因子包含:地形因子(相对高度、溪床坡度、边坡坡度比)、流量因子(集水面积、主流长度、形状系数、水系密度)、材料因子(残土率、台风事件前后崩塌地面积及崩塌面积比),以及雨量诱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造成更多的天然灾害,而台湾因地质环境属活动较频繁之板块交界带,容易产生地震,因地理位置较特殊,容易受到台风之影响,造成崩塌事件频传.崩塌所产生之大量土砂会造成水库淤积更迅速,也会减少水库的寿命,更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因此,本研究针对2009年到2012年间多次台风降雨事件对石门水库集水区所产生之崩塌地进行探讨.利用地理资讯系统针对不同时期空载光达制作的数值高程(DEM)进
台湾山坡地占全国73%以上面积,每逢台风豪雨期间易因强降雨引致坡地发生崩塌.坡地易损性曲面表达坡地因降雨因子引致某种程度崩塌发生之机率,可进一步应用于坡地崩塌的灾害分析.本研究以陈有兰溪流域、荖浓溪流域、旗山溪流域等三集水区为例,利用辛乐克台风(2008年9月)和莫拉克台风(2009年8月)时期的卫星影像建置崩塌致灾数据库,并建立坡地易损性曲面.最后,则以真实台风事件进行易损性曲面模式验证.在坡地
本研究针对台湾山区由土石流引致堰塞湖之溃坝事件,提出一简易模型:以扩散方程式为基础的河道土砂运移模式,模拟堰塞湖之形成与溃堤之完整历程,并进行演算往下游的洪水波对下游断面之影响.在考虑溃坝模型之研究中,上游入流历线在前人研究中常将其忽略,但本研究发现在坡陡水急的台湾,上游入流历线是影响下游安危的关键因子,因此在本研究终将针对此点进行修正,最後以莫拉克风灾时荖浓溪与布唐布那斯溪汇流口生成之堰塞湖作为
2015年8月苏迪勒台风造成新北市新店区与乌来区多处崩塌,联络道路中断、通讯失联、上百位居民受困.本研究于灾后蒐集邻近雨量站资料,包括福山站、大桶山站及屈尺站,套用中央地质调查所「强化豪雨引致山崩之即时动态潜势评估与警戒模式发展(4/4)」浅层岩屑崩滑型山崩在台湾北部地区降雨警戒门槛成果.初步结果显示,苏迪勒台风的实测3小时平均降雨强度70(mm/hr)及24小时累积雨量700(mm)可做为新店区
台湾约四分之三的面积都是山坡地,并且地表地质脆弱,加上台湾常常面临豪雨及台风的侵袭,导致时常发生坡地崩塌灾害.近年来由於极端气候的影响,因降雨引致的坡地崩塌变得频繁,已为成一项重大防灾议题.为了解降雨引致崩塌的潜势及风险,本研究利用易损性曲线模式,针对浅层崩塌的影响因子及事件进行研究,利用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判释及崩塌因子分类,建立浅层崩塌易损性经验模式.本研究改良单参数模式作法(Lei et al
本研究整合高精度数值地形并萃取平广溪集水区诱发崩塌及土石流重要地文参数﹐与历史灾害之微地形判释成果及崩塌目录套叠﹐了解集水区内土砂灾害发生之料源、型态、溢流点、规模及影响范围等关系﹐并以苏迪勒风灾引发该区之土砂灾害进行现勘调查验证.成果显示平广溪河流级序以一级与二级河流为主(约81.2%).平广溪主流线型走向於应力最大集中区域-屈尺断层线上.地质构造与浅层崩塌目录范围坐落位置对於本集水区内微水系发
台湾本岛土地资源极为有限且自然环境条件特殊,地形分布以高山为主,平地面积少,致使河川短促且湍急,山势陡峭、地质破碎以及地震频繁,使得山区极易产生土石流灾害危急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土石流各相关课题之研发,以提升土石流防范能力,有其急迫性.其中土石流观测系统因具有即时掌握土石流发生时之流动动态,不仅有助於土石流各项学理之发展,在防灾应变方面,尤能即时获得现场变异资讯,可以大幅提升防灾应变之减灾
本研究利用GIS配合灾前后两期5m×5m数值高程模型与遥测影像作为崩塌地判释及分析工具.研究中采用绘制灾前后地形剖面,推算崩塌平均深度,再进一步探讨其与平均坡度、平均坡向、崩塌面积等因子之关系,最后与崩塌最大斜面深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崩塌地之平均深度多集中在1m到5m之间,比例达60%,最小者为0.34m,最大者为11.99m.崩塌平均坡度多集中在30°到50°之间,而坡向主要为东及东南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