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理论视角与中国女同性别身份研究

来源 :“性·性别与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学术界对女同性别身份的研究尚处于争论和探索进程中,但酷儿理论的介入,为女同性别身份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酷儿理论具有的流动性,非固化的思维方式,对于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女同研究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厘清性相和性别身份关系,分析中国女同身份认知存在的误区,作为认知视角的酷儿理论,无疑将会为中国女同性别身份认知开启一场性别身份革命.
其他文献
"五四"以后,随着恋爱自由观念在知识界的广泛传播并进入生活实践,爱情之有无被许多人视为衡量婚姻及伴侣关系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在新的性道德和婚姻伦理的指引下,许多追求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意"
纵观旧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说是以男子为中心的教育史,女子教育所占的比重可谓少之又少,直到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女子小学堂章程》的公布,女子教育才得以正式承认.在这以
舞女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南洋华人妇女新职业.起初对其认识是基于道德层面的批判,而经过抗日战争爆发后舞女群体的积极参与赈灾救济,社会对其认识开始有所扭转,在南洋大学
贞贞,是丁玲1941年在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塑造的"慰安妇"形象.小说问世后的70多年时间,贞贞的形象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毁誉参半.从抗战叙事的角度而言,身为游击队情报人员
文章以学毛著运动中杨美玲被塑造成杀猪能手、学毛著积极分子的历史过程为主要内容,叙述了杨美玲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女上升为省级学毛著积极分
上世纪80年代,在社会转型、人口流动、性病复燃的形势下,性学研究重获生机.性学研究工作者为筹建全国性的中国性学会,采取"先地方后中央"的思路,先动员各地成立地方性学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除了经济、政治制度上的彻底变革外,亦着力于性别观念的改变.经历了一系列改造,妇女权益被完全纳入新中国建设的话语中.在依靠法律制度实现男女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