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降糖方案转换前后临床指标的差异

来源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类型降糖方案转换前后(口服降糖药加用胰岛素或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 我们研究了2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线随访采用胰岛素治疗,后来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组被称为insulin-to-noninsulin组(n=40);在基线随访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后来加用胰岛素治疗被称为non-insulin-to-insulin组(n=10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术前评估对于直肠癌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及局部切除手术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 参考有关直肠癌分期标准进行浸润深度分期诊断,纳入病理诊断为直肠癌且肿瘤下缘距齿状线≤10 cm者52例,记录术前TRUS分期和预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手术方案进行比较.
会议
目的 观察初发与非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血清C-肽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该方案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7.5%~ 10%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例及非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例,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应用二甲双胍联合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3个月,比较两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血清C肽
会议
目的 对使用预混的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无法满意控制的部分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能否实现血糖的有效达标.方法 选择43例使用预混胰岛素或类似物(30R或门冬30)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均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及长期的门诊专科医生调治,大多数患者还合并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或瑞格列奈等口服药,部分患者使用门冬30胰岛素每日3次,总治疗时间至少3个月,均无法使血糖达到满意.
会议
目的 双C治疗是指目前临床上联合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系统(CSII)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精细血糖调控的一种治疗方案,可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血糖的良好控制.但由于多种原因限制,双C治疗并没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会议
目的 观察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胰岛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加用格列美脲治疗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探讨格列美脲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意义.
会议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32例初诊T2DM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检测血脂、血清GGT等相关代谢指标.
会议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体重的影响.方法 筛选合格的5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组(A组)和单用胰岛素泵治疗组(B组),观察治疗12周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总需要量、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INS×FPG/22.5)
会议
目的 研究黄芩素对高脂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C57/BL6J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高脂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成2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二甲双胍干预组[Met组,n=6,二甲双胍30 mg/(kg·d)]、黄芩素干预组[Wog组,n=8,黄芩素40 mg/(kg·d)]和2型糖尿病组(DM组,n=6),另设对照组(NC组,n
会议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接受艾塞那肽1日2次联合基础胰岛素和单独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艾塞那肽1日2次联合基础胰岛素是否有更高的低血糖风险.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中关于艾塞那肽1日2次联合基础胰岛素与单用基础胰岛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病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会议
目的 评价胰岛素强化治疗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分别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临床试验注册资料库所有胰岛素强化治疗及GLP-1类似物(exenatide及liraglutide)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相关文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