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

来源 :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ian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北缘地区一个独特的地质构造单元,在约束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以及控制高原北缘、东北缘的横向生长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柴达木盆地地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史演化过程中沉积中心不断变迁,后期构造运动改造作用强烈,断裂非常发育.加上地表条件恶劣,勘探程度低,许多基本地质问题如盆地的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断裂活动历史和活动性质等都有待深入研究.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与东部的岩石圈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盆地西部壳幔边界存在一层连续的低阻层,盆地东部存在一组大规模西倾的高导体,从上地壳一直延伸至上地幔,标志着该地区的壳幔变形机制以垂直连贯变形为主。
其他文献
位于中缅边界的那邦变质带(向南,那邦变质带与缅甸东部高地抹谷变质带连接.境内,它被认为是腾冲地块的一部分,其西界为缅甸右旋实皆断裂,向东以高黎贡剪切带为界),在构造上属
会议
青藏高原位于全球之巅,是特提斯洋盆多期扩张与消减和陆块多期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具有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因此长期以来其一直是地质界和地球物理界关注的焦点.冈底斯是青
会议
大陆动力学是当今固体地球科学各领域研究的主导方向,其核心问题是研究大陆内部的变形及其动力学机理.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特别是大陆深部不同尺度的地震学成像,是大陆动力学研
许多断层区域内,尤其是在板块边界上的断层区域,断层面两边的材料属性通常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跨断层的地质运动及断层周边岩石损伤所造成的.大多数情况下,
会议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地球在新生代以来发生的最为显著的造山事件,并由此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青藏高原造山带.印度和欧亚两大陆初始碰撞至今的汇聚长度达到2000-300
中国大陆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处在世界三大主要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汇地带.这里构造变形强烈,地震活动频繁,是研究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场所.
自中侏罗世以来,冈瓦纳大陆在地幔柱的作用下发生裂解,组成冈瓦纳大陆的各个陆块(如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分离之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漂移.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大陆从冈
南北地震带北段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与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的过渡区,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强烈的构造变形特征.该区涉及到的主要构造块体有:包括祁连造山带、西秦岭造山带和松潘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呈N40~50°E方向展布,全长约500km,主要由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和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等四条主干断裂组成宽约3
会议
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目前仍在活动的陆陆碰撞造山带,是研究大陆动力学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目前,喜马拉雅造山带地下结构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