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变更处理滞后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政、水环境治理、房建等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论文针对某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分析设计变更处理滞后对工程产生的风险,并提出加快设计变更处理的有效措施.同时实践证明论文所提的措施效果明显,为以后其他项目的设计变更管理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葛洲坝截流后,中华鲟产卵群体被阻隔在葛洲坝以下江段且形成了目前已知唯一的长江中华鲟产卵场.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与外部生境环境要素有较大的关系,生境变化会对中华鲟自然繁殖的产量和规模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华鲟对环境改变具有敏感性、选择性和适应性,这使得葛洲坝下游中华鲟现有的产卵场显得非常脆弱.三峡大坝蓄水以后,中华鲟产卵场附近的生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总结了中华鲟产卵场的主要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包括水
运用MIKE21软件,对于桥水库人工湿地北东区域各湿地地块建立水动力学模型和对流扩散模型.为了研究各湿地地块对引水中污染物质的处理能力,主要从正常情况下、设置不同的进口启闭状态情况下两个角度对人工湿地流场及浓度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①仅在人口附近产生回流,湿地内部流场分布均匀,平均流速适宜,人工湿地北东区域整体对来水具有较强的净化处理能力;②对各湿地地块设置不同的进口启闭状态并进行模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金坛区作为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其建设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剖析金坛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结合其典型的苏南水网地区特点及经济社会条件,总结金坛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经验做法,以期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类似地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基于2013-2015年、2017年在长江中游监利江段的鱼类监测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4年共监测到鱼类58种,隶属于5目12科,其中鲤形目共41种;2017年监测到的鱼类种类数较2013-2015年均多.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年际变化不大,但2017年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前三年有较大提高.ABC曲线及W统计表明2013年和2014年鱼类
鉴于青草沙水库在上海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考虑到水库北堤内侧护坡为硬质灌砌块石护坡结构,生态性较差,且近几年水库北堤沿线水体7-8月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的现状.通过分析近年水库水环境、水生态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水库已建水生态试验段部分成果,以水质净化保护和湿地修复为总体理念,结合水库局部疏浚进行水动力调整,考虑人工辅助和自然恢复结合的生态修复策略制定青草沙水库北堤滨岸带生态修复措施.
根据对无锡十年河湖生态治理的调研分析,总结生态治理河湖8项创新举措:全力构建"河长制"治理河湖、双水源自来水安全供水、绿色产业控源截污、蓝藻打捞处置、河湖调水和生态清淤、河湖生态修复、水质蓝藻智能监测网络、法制体系;十年治理6项成效: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合格、河湖水质大幅度改善、太湖蓝藻暴发减轻、生态得到修复、蠡湖成为全国小湖泊治理典型、无锡建成生态文明城市;5个尚存问题:河长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推进、
本文根据实测及现场收集资料,并充分考虑湖南省主要河段的重要控制断面及湖南省各主要流域、区域气候和水文特点,拟订了36个重要河湖生态基流、生态水位控制断面,8个重要河湖敏感生态需水控制断面计算生态基础及敏感生态需水.根据计算结果,生态基流的36个控制断面生态基流总体基本可以满足;8个典型河段敏感生态需水满足程度柘溪水库、沅江常德段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为优,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湘江衡阳段、湘江湘
为了研究升鱼机集诱鱼系统的调度制度,以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为背景,利用三维VOF模型对集诱鱼系统的水流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不同发电尾水、补水流量和诱鱼口叠梁门高度下的水力要素.经大量试算,发现在不同发电尾水时,通过调节补水流量和诱鱼口叠梁门高度可满足不同诱鱼口对不同鱼类的诱鱼、集鱼要求,并提出运行调度制度.研究表明,运用三维VOF模型对大量运行工况的水流条件的模拟,可为升鱼机
三峡工程运用后,水库调节径流、大坝拦蓄泥沙,引起其下游荆江河道的河床冲刷与河势调整,河槽断面形态与流速特征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本文使用荆江河段2002年、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3年共计5年的实测地形资料,选取平滩流量水流条件,通过三维水流数学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流速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三峡水库运行年限的增加,荆江河段河槽出现了显著冲刷,荆江河槽过
三峡工程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年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但径流量年内分配却发生改变,而且河段输沙量呈断崖式下跌,三峡工程运用改变了干流及两湖的冲淤情势,使其均由淤积向冲刷方向改变,引起河湖水位下降.冲淤条件、流速、水深、水位的改变对四大家鱼、江豚及水鸟的生存繁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保护脆弱的水生态系统,使其免受三峡工程运行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三条建议,分别是优先保护区的划定、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和生态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