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缝隙单元频带内电导特性及插入相位计算,分析超低副瓣波导缝隙天线中寄生副瓣的产生机理.采取控制单元最大电导、预先设置幅度加权偏置、调节插入相位等方法,对超低副瓣天线设计进行优化.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验研究,给出了优化前后的波瓣对比,结果与设计一致,表明该分析与设计方法正确有效,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各种单元的低副瓣波导缝隙天线设计及各种行波天线设计.
【机 构】
: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2100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缝隙单元频带内电导特性及插入相位计算,分析超低副瓣波导缝隙天线中寄生副瓣的产生机理.采取控制单元最大电导、预先设置幅度加权偏置、调节插入相位等方法,对超低副瓣天线设计进行优化.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验研究,给出了优化前后的波瓣对比,结果与设计一致,表明该分析与设计方法正确有效,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各种单元的低副瓣波导缝隙天线设计及各种行波天线设计.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三圆环单元结构的单层反射阵列天线.该单元经过仿真优化得到一条线性度良好的相位曲线,相较于传统的单层反射阵列单元,其相移范围超过了800°,从而可获得更宽的带宽.这里设计了一款工作在30GHz的波束指向30°方向的反射阵列天线,仿真结果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其1-dB增益带宽达到了15.67%.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阵列天线阵面外监测通道仿真分析过程.对该外监测通道的安装方式、位置、距离阵面高度等情况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完成了仿真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监测通道耦合系数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耦合系数阵面分布图,并对前置安装外监测通道偏前置、正前置的耦合系数完成了统计比较,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选定了适合于阵面外监测外监测通道方案.该仿真分析工作对阵列天线阵面外监测通道的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针对圆极化反射阵天线单元设计中的复杂结构参数以及反射阵增益和轴比带宽窄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线-圆极化变换的微带反射阵列天线设计结构.该天线采用相位补偿和极化合成的方法实现线-圆极化变换,采用堆叠双振子单元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宽频带圆极化平面反射阵.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工作中心频率在24.0GHz,1-dB增益带宽达到28%,3-dB轴比带宽达到44%,带宽基本覆盖K波段,天线口径效率最高52.9
针对接收模式下电大尺寸加罩天线系统的电磁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波法与高频法结合的混合积分方程/修正型表面积分+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IE/MSI+MLFMA).在保证计算精度及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解决了单纯的全波法求解计算时间长、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对电大尺寸加罩天线系统的快速、高效仿真.
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端口间的互耦是制约MIMO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将两个在E型矩形微带贴片单元相邻两侧馈电而得到的双频双极化天线组成具有四通道的MIMO天线阵列.该阵列其中两个通道对应的工作频段为2.4GHz,另两个通道工作频段为3.5GHz,两个频段对应最大增益均大于7.8dB,天线相同频段端口间隔离度均大于20dB的条件下,该MIMO单元间距可达0.108λ(2.4GHz)满足小型化的
传统基于均匀直线阵多通道的空间谱估计定位系统,体积庞大,设备昂贵.本文通过使用虚拟天线阵列代替均匀直线阵,简化了定位系统.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空间谱估计法,然后提出虚拟天线阵列,并通过相位矫正使得虚拟天线阵列等效于均匀直线阵,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及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在60GHz频段的内嵌介质波导(IDW)馈电的高增益天线阵.该天线包含四个串联馈电的子阵,每个子阵由8对圆形贴片天线组成;4个介质集成的IDW和一个4路功分器,该功分器将信号从背腔共面波导(CBCPW)传输到子阵的馈电波导IDW中.IDW是在印刷电路板(PCB)上通过金属化过孔技术加工实现.在馈电网络中使用平行中心馈电,有效避免串联馈电阵列波束倾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天线阵在
为了克服引力搜索算法在阵列综合应用中存在的早熟收敛和寻优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精英保留策略、激励策略和惯性质量调节因子,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在保持阵元个数、阵元间距和激励幅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相位实现方向图可重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设计了一种工作在X波段的波导阵列天线.天线包含了64(8×8)个波导辐射单元,每4(2×2)个波导辐射单元构成一个子阵,共有16个子阵.天线子阵采用耦合馈电的形式,方便与馈电网络的连接,天线馈电网络选用半高波导进行平面化设计,以降低天线整体厚度.天线的结构设计采用分层加工、整体焊接的方式,整个天线一体成型,保证了精度及结构强度.天线厚度仅为15mm,在工作频带内,实测天线增益大于26.45dB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扰交替投影法,该算法不受优化算法收敛度的限制.首先设定所要赋形区域的门限值,采用交替投影法对所需的电流激励和方向图进行反复迭代,对迭代过程中的系数进行扰动约束,使其尽快达到收敛精度要求.并采用双层伞形振子天线组成一维阵列对波束赋形技术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的很好,表明该算法速度快,精度高,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