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灰色关联法对几种促透剂效果的综合评价

来源 :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促透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方法:以扑热息痛为模型药物,研究氮酮、薄荷醇、樟脑、油酸、丁香油、荆芥油、藿香油等促透剂对药物在离体兔背部皮肤上的透皮行为,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新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对扑热息痛的促渗作用,2%丁香和2%荆芥的促透效果最好,2%薄荷醇、1%氮酮、2%樟脑和油酸次之,2%广藿香最差. 结论:新灰色关联法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促透剂的促透效果.
其他文献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我国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是抗生素、抗感染方面的药物.本文对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及其建议进行浅谈.
国内临床药学的开展历经20余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与国外发达国家临床药学的工作比较仍存在相当的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服务的切入点.
为了开发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用于抗代谢综合征,总结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代谢综合征影响,分析了其改善代谢综合征途径,即通过抗肥胖、调血脂、促进能量代谢、保护神经等的途径,探讨了CNTF应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前景,同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Wnt信号转导通路(简称Wnt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保守的信号途径,在胚胎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可调控细胞的生长、迁移和分化.它主要由经典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途径和非经典的Wnt信号途径(Wnt/平面细胞的极性途径和Wnt/Ca2+途径)组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是一条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信号转导通路,其在癌症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揭示.本文通过介绍wnt信号通路的组成,
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利用有关的凋亡诱导和调控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从中药中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提取成分具有显著生理或药理活性.其中许多化合物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即对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熊果酸(ursolic acid,UA)属三萜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药复方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它具有抗肿瘤、抗糖尿病、降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UA对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的影响和抗心血管疾病作用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UA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抗心衰药物研究的新进展:1、目前临床用药的现状;2、最近新开发的药物—钙增敏剂;3、最新的机理研究;4、研发抗心衰药物的新靶点。
作为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型系统方法,代谢组学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产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临床表现的急性过敏症状,严重限制其发展与应用.本文就中药注射剂导致临床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克服这一难题的可行性方法和策略,为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药物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我国新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有了明确的规定,对主要药效学研究的要求虽无明文规定,但审评标准已明显提高.因而近期有不少新药因药效学研究不规范而没有通过申报临床.本文笔者从研究者的角度,就药效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和记录,以及资料总结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和关注点,以与同行们探讨怎样保证药效学研究的质量,达到顺利通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