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拼接拓宽后箱梁顶板病害分析

来源 :2017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分析桥梁横向拼接拓宽给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桥面板可能带来的结构病害,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新旧箱梁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既有箱梁结构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了既有箱梁顶板和翼缘板在拓宽后可能产生的结构病害及其产生的机理。结构分析中考虑的主要参数包括新建混凝土桥梁的收缩及徐变效应、新旧箱梁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差、温度梯度以及车辆活载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拓宽后既有箱梁的部分顶板和靠近新建箱梁的大部分内侧翼缘板顶面普遍处于较大的拉应力状态,其中新建桥梁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效应、新旧箱梁之间的不均匀沉降差是主要原因,将很可能造成翼缘板上翼缘大部分区域开裂,设计时需采取相应加固措施,为此论文建议了箱梁桥面板横向加固方法;同时研究成果表明,拓宽后新旧箱梁整体结构在梁端截面将发生较大的横向偏移变形,极有可能挤压侧向抗震挡块,造成结构损害,为此有必要限制需拓宽的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总长。本文研究成果强调重视以往桥梁拓宽设计时忽视的箱梁桥面板横向应力状态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结构病害,希望能够引起设计者充分注意桥梁拓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他文献
城市交通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动态复杂系统。从上世纪末开始,南京市为解决交通拥堵所引发的系列问题,提出建设南京市快速内环的规划方案,经逐步完善已形成"井"字内环线快速路。近年来,在城市内部快速路的建设中,采用城市隧道的形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城市隧道在缓解城市拥堵、道路景观、环境污染等方面有较多优点,然而国内尚缺少城市隧道处发生交通事故后应急疏导措施的相关研究。本文提出隧道处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疏导措施
恶劣的气象条件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气象灾害研究己成为国内外交通和气象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使用河南省洛阳—栾川高速公路2013 年到2017年逐日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和相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降雨量,日均气温,空气质量等),运用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各气象要素和日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和日均气温同交通事故发生数显著相关,雨雪交替过度和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
钢-混组合桥梁桥面板在循环荷载作用下易疲劳开裂,采用UHPC 可有效抑制裂缝产生和开展,有望解决普通混凝土桥面板疲劳开裂问题.以南京长江五桥为工程背景,对UHPC桥面板进行静力试验和带初始裂缝的缩尺疲劳试验,研究试件疲劳损伤与疲劳循环次数的关系.试验表明:200 万次疲劳荷载下,裂缝宽度从初始的0.02mm 扩展到0.05mm;试件刚度较静载试件下降8.1%,且试件刚度呈线性退化趋势,证明UHPC
简支变连续小箱梁结构桥梁以其耐久性良好、行车舒适、施工简便等优点,已在全国范围得到广泛地应用。在桥梁运营期间,其边跨受力较为不利,因此也较容易发生损坏。本文结合天津大道双洋渠桥维修工程,提出了一种简支变连续小箱梁桥梁边跨换梁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等优点,通过计算也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这种换梁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尚属首次,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随
为研究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受弯破坏过程中弹性阶段体外预应力增量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模型试验,结合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刚度特征,考虑剪切变形和二次效应的影响,推导了适用于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在两点对称加载作用下的体外预应力筋极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公式验证;验证了数值有限元模型的精度,对包含混凝土强度和普通钢筋配筋率等参数的12 个模型开展研究,研究了各种参数对应力增量的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襄阳汉江沉管隧道的工程设计实践,针对该隧道冲刷强、强透水地层深厚、防洪要求高等特点,对隧道纵断埋深控制、管节结构布置及抗裂防水、干坞无内撑深基坑支护等进行了研究。在我国内河沉管中首次采用了长距离双轴线干坞布置方式,通过格型地连墙、锚拉组合地连墙垂直支护和混凝土封底解决强透水地层深基坑支护及隔水难题;在我国整体式管节沉管隧道中首次采用整体式液压模板全断面一次浇筑预制技术;在我国内河公路沉管中
为了得到火灾下多出入口城市公路隧道在烟流控制标准下的防灾风机配置及控制设计方案,本文以杭州紫之隧道为工程依托,引入隧道通风网络理论,明确了城市公路隧道火灾工况下排烟分区的划分原则,即为将两车辆横通道之间长度作为一个排烟区段,兼顾斜竖井、匝道分段,同时运用隧道网络通风软件SES 基于多出入口城市公路隧道烟流控制标准对各排烟分区进行通风计算,进而得到依托工程火灾工况下各分区防灾风机的配置与控制设计方案
基于中马友谊大桥,针对钢吊箱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包括施工方案比选、钢吊箱结构设计及加工、钢吊箱拼装、整体下放、封底混凝土两次浇筑、钢吊箱暗排水施工工艺。基于波流实时监测系统,进行各工序作业窗口分析,为钢吊箱下放及封底混凝土浇筑阶段作业窗口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长周期涌浪海域钢吊箱结构安全及封底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获得一种适用于城市地下互通隧道网络的烟气控制方法,以厦门海沧疏港通道芦澳路城市地下互通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一种匝道采用半横向、主隧道采用纵向式的组合式通风排烟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火灾规模为100MW 条件下,匝道内排烟阀尺寸设计为6m2,并按照20m 间距进行排布,发生火灾时开启靠近排烟井一侧4 个排烟阀,远离排烟井一侧3 个排烟阀进行排烟能取得良好的排
To improv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modal damping ratio of long-span bridges and make it financially and practically feasible,a new method called continuous vehicle bumping excitation method is pro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