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拔罐加耳穴压丸治疗反复发作性小儿肠痉挛40例

来源 :2015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应用捏脊、拔罐加耳穴压丸治疗小儿肠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肠痉挛患儿应用捏脊、拔罐加耳穴压丸治疗.捏脊1日2次,拔罐2日1次,耳穴压丸4天贴治一次,8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近期疗效,半年后随访评定远期疗效.结果:40例患儿近期临床治愈32例,治愈率为80.0%,显效7例,占17.5%,有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100.0%;半年后远期随访临床治愈30例,治愈率为75.0%,显效8例,占20.0%,有效、无效各1例,均占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应用捏脊、拔罐加耳穴压丸治疗小儿肠痉挛近远期疗效均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感传针法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感传组(31例)和非感传组(32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NIH-CPS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前、治疗3次后和改变针法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排尿异常症状评分和焦虑症状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改善(P<0.05);感传组总有效率(35.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将7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指数中的疼痛不适、排尿情况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中医症状量化分级评分,在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的差异(P<0.001),提示不论药物治疗还是温针灸治疗对于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都有
背景:超过50%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了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出现了AIs相关肌肉骨关节症状(AIs-associ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AIMSS),严重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探究单独应用传统祖国医学中耳穴埋针疗法缓解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所致肌肉骨关节疼痛,并且探究疼痛与骨量丢失的相关性.方法:一项随机临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膝关节损伤后针灸治疗对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共收集军事训练膝关节损伤患者48例,根据治疗标准,判定针灸干预对其影响。结果:痊愈3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结论:针灸治疗膝关节损伤可提高治疗效果。
目的: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比较常规取穴与局部排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局部减肥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局部排针结合常规取穴治疗)、对照组(常规取穴治疗)各30例,3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肪质量(上肢、躯干、下肢)、水分质量、蛋白质质量、无机盐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FAT、内脏脂肪面积、局部脂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疗法,西药组加用西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空腹血糖、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胰岛素、甘油三酯、血压、腰围、体重指数、代谢综合症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后1月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血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针刺组治疗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参数督脉走罐对亚健康人体命门穴经皮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影响及规律的变化,探讨走罐对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0名亚健康成年人分别进行静息空白观察,以及罐压为-0.01~-0.02 Mpa,走罐时间为5 min,罐压为-0.02~-0.03 Mpa,走罐时间为5 min,罐压为-0.02~-0.03 Mpa,走罐时间为3 min的督脉走罐,应用PeriFlux System50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艾灸组,每组35例.艾灸组主穴取:十七椎、次髎、子宫、地机、三阴交,并依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穴位,于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灸至月经来潮第3天,每日一次;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月经来潮前2~3天开始治疗,至月经来潮第3天停用,300 mg/次,一日2次,餐中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艾灸组治愈1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尤其探讨通利枢机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35例)、通利枢机针刺组(34例),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2组患者分别给予头体针针刺、通利枢机针刺法结合常规西药的方法治疗,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一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在基线、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及3个疗程后用简式FUGL-MEY
目的:基于正交设计法探讨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适应症.方法:将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3因素2水平的正交设计表L4(23)随机分组,以1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ICI-Q-SF评分为指标,观察患者年龄(A)、膀胱残余尿量(B)、最大尿流率(C)3因素2水平对电针疗效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后疗效均示,三因素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为A>C>B,即年龄对电针疗效影响最大,其次是最大尿流率,再次是膀胱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