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illus sp.代谢与石英、方解石和云母的相互作用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y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由储层岩石矿物、储层流体和油藏微生物构成的三元反应系统中,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MEOR)技术长期忽视系统中微生物岩石相互作用的贡献.本文以典型油藏微生物竿菌为例,探索微生物代谢与石英(10目)、方解石(10目/200目)和云母三种矿物相互作用及其尺寸效应。称取矿物2g加入无菌培养瓶,加入8mL竿菌菌液和100mL R2A营养液,半透膜封口后实验室温压下培养两个周期。取培养瓶气体10mL进行色谱分析,测量液体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电导率,分析活菌数量变化,对矿物洗净烘干后进行称重和显微观察。
其他文献
海相腐泥型有机质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生气为辅已得到广泛共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封闭体系下干酪根生烃模拟实验,在干酪根降解成气机理、生气潜力及生成动力学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详细研究不同演化阶段海相腐泥型有机质干酪根初次降解气量及天然气组成特征,采高压釜开放体系和连续无损耗全岩开放模拟体系两种模拟手段,对采自华北张家口下花园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页岩进行了大量开放体系下的热模拟实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期,为了进一部明确潜江组盐间页岩油烃类赋存机制,研究团队对多口钻井岩心进行了高密度的地球化学分析.本文采用美国Bruker公司的Solarix型APPI FT-ICR MS对王99井潜34段岩心抽提物进行了精细组成研究,获得了其中环烷烃和芳烃、含硫化合物、中性含氧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的精细分子组成,与常规的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相比,FT-
本文通过模拟烟道气(主要成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煤体发生的结构和渗透率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二氧化碳在置换甲烷过程中煤体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和体积应变规律以及气体驱替过程中的置换比。量化研究了不同煤阶随温度升高,煤吸附甲烷能力的变化。同时还研究了高温注气时,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时对煤体的影响。
近年来,全世界能源的供需关系逐渐紧张,而油气资源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石油工业技术飞速发展,非常规油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勘探开发领域逐渐由常规油气转向非常规油气.核磁共振技术(NMR)被作为一种分析岩石孔隙结构的手段,在流体性质识别、孔隙结构评价及束缚水含量计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核磁共振技术中测得的信号对束缚水和自由流体有所反应。针对致密砂岩流体可动性影响因素,开展
固体微区分析一直是分析科学发展中令人关注的前沿领域,当前分析技术正向着痕量、微区方向发展.微区分析可以用更小更少的样品直接得到更多的地球化学信息,但微量样品的制备与提取给带来了困难.本工作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定了固体沥青中的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油页岩属于细粒沉积岩含有大量的干酪根,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油和气(Yen et al,1976).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油页岩中蕴藏的页岩油资源量大约有3662亿吨,比传统石油资源量2710亿吨多50%以上.本文通过热失重分析手段(TGA)结合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对长7油页岩的热解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长7油页岩的热解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计算油页岩热解动力学参数以期为
油泥是在石油开采、集输、石油炼制及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及半固态废物,组成成分极其复杂,是一种非常稳定的胶体体系;可能包含原油、水、泥砂、化学剂及油田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多种成分,还包括各种化学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给油田的生产和发展以及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以XX油田中产生流程中产生的油泥垢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油田生产资料,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等多种先进分析技术手段,从有机、无机、水分、灰分、粘土、
多环芳烃(PAHs)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也是现阶段环境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的POPs.由于PAHs具有水溶性差、辛醇分配系数高等特点,排放到大气、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最终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被土壤中的有机质吸附,在土壤中持留和累积,从而土壤成为多环芳烃积累和迁移的主要聚集地或载体.本研究分别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和海淀区采集了三种TOC存在明显差别的典型土壤剖
沉积物中单体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研究可以提供沉积正构烷烃的成因信息,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现代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氢同位素组成应该反映了研究区各类生物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混合,但是通过湖泊沉积物与研究区各类生物的对比研究,可以认识湖泊沉积物中单体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的生物源.对抚仙湖沉积物进行了系统地采样,研究了低纬度亚热带地区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且与该湖泊水生植物及其周围地
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对改善周边地区气候条件和维护当地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湖泊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典型地表现为水域面积不断缩小,富营养化严重,云南洱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随着1996年和2003年富营养化的发生,湖面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本论文以洱海近180年的连续湖泊沉积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测试分析,研究历史时期洱海湖泊生态环境的演变历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