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天然腐植酸的混凝过程和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代表性物质-腐植酸的铝盐混凝处理过程,运用TOC、UV<,254>作为评价处理效果的指标,通过PDA进行混凝过程在线监测,荧光检测法分析腐植酸与铝盐的结合状态,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中有机物官能团,显微摄影法分析絮凝体形态学特征和粒度分布,计算机仿真模拟絮凝体成长过程,在建立引入絮凝体分形维数的絮凝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腐植酸絮凝过程模拟.
其他文献
混凝是污(废)水处理或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普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本文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和锦纶66帘子布浸胶废水的混凝预处理试验为例,应用StatSoft公司最新开发的专业数理统计软件STATISTICA 6.0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结果令人满意.
以壳聚糖季铵盐为铸膜液,与聚丙烯腈超滤膜复合,采用壳聚糖季铵盐为成膜剂,以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型纳滤膜.详细讨论了膜制备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膜条件为:以2 wt﹪的壳聚糖季铵盐铸膜液,在50 ℃ 下干燥2 h.在乙醇、水、环氧氯丙烷的质量比为45∶5∶0.35交联体系中,滴加0.45 g50﹪KOH,调节pH为13,50 ℃水浴浸泡交联22 h..该条件制备的纳滤膜在25
利用基于ASM2D的数学模型对上海石洞口污水厂UniTank工艺内氨氮浓度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该流程反应器氨氮浓度具有非稳态特征.反应器内氨氮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曝气时间设定及进水时间设定有关.增加曝气强度,能降低边池及中池的氨氮浓度,相应增大边池及中池的硝态氮浓度.
利用试凑法对从CB9#菌体粗酶液降解体系中萃取芘的防乳化及破乳过程进行了定性研究,根据实验现象确定了破乳药品的投加顺序,初步筛选出了具有明显破乳或防乳化作用的离子:Hg2+、Ba2+和Al3+.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破乳的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加入Hg2+破乳效果最好,其浓度在300~350 mg/L范围内,萃取时几乎不出现乳化层;Ba2+效果不明显,但其浓度为1000 mg/L时,静置后期,脱水速度加
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在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各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作用,并对好氧颗粒污泥在工业废水,脱氮除磷,重金属吸附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本文依据铝盐水解聚合反应的可控性和生成物的溶解性及环境功能研制离子交换树脂与含铝絮凝剂复合体,并分析了该复合体的红外光谱.
文章首先综述了聚合铁盐絮凝剂的优点然后提出了采用机械活化硫铁矿还原硫铁矿烧渣酸浸液制备聚合硫酸铁的新技术,最后介绍了实验过程和工艺流程.
本文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体系对比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3500mg/L的配制难降解废水时,最佳反应pH值为6~8、氧化剂用量为1000mg ClO/L废水,反应时间为60min,COD去除率可达50﹪左右;而采用当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配制废水时,最佳反应pH值为2左右,氧化剂经济用量为800mg ClO/L废水,反应时间为45~
本文采用所述硫酸根/钡离子法分离得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纯Al溶液,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Al-NMR法、激光光散射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态和性质进行表征.
本文以济南市水质净化一厂初沉池进水为试验水样,在设定的反应条件下,在设定的反应条件下,以浊度、COD、TP、TN、NH-N等测定指标,作了大量的烧杯搅拌试验,综合分析了聚合氯化铁铝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其最佳投药量为25mg/l左右,去除率浊度在90﹪以上、COD间于70~90﹪之间、TP在70~95﹪左右、TN、NH-N分别在30﹪和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