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免机制对我国独立董事监督作用影响机理分析--基于交叉学科视角

来源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学科的相关理论,首先提出外部机制不完备条件下我国独立董事监督的利他惩罚激励,在此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提名和罢免方式通过互惠偏好和损失规避偏好对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独立性和竞争分别作为基础和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以及与任免机制的交互作用,进而提出相关假设并构建一个以任免机制为主要影响变量的三层次概念模型。
其他文献
进入战略创新性是改善新技术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提升新企业的成长性方面发 挥着更为稳定且显著的作用。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是什么决定了新企业初始战略选择,其创新性的根源在何处”等问题做出合理解释。本文整合社会认知与战略选择等理论学派的研究框架,考察创业团队先前经验构成特征与进入战略创新性的逻辑关系,并探索了技术独享性和环 境宽松性对团队决策过程的影响。利用对天津市新技术企业随机抽样调查问卷的实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创业活动正在成为中国劳动力资源实现就业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创业活动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的创业活动同就业增长存在“难民效应”,熊彼特效应不明显。认为政府需要从创业培训、税收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来支持中国的低端创业活动,提高“自我雇佣”式创业活动的成功率。
随着创业团队日益普及,创业团队的冲突也成为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研究中小型创业团队冲突的特征入手,分析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团队冲突的表现,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业团队的冲突与战略制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认知冲突对企业的创新性战略决策有积极作用,而情感冲突则有消极作用,而良好的团队行为方式也能促进团队的战略决策制定。此外,认知冲突在一定情况下会引发情感冲突,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其发展与专利密切相关,将在专利申请量、技术类型、职务发明比例等诸方面对专利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专利工作在审查速度、审查方式、审查员的知识结构、人财物的配置等方面提出超然于现有运作体系的需求。我国现有专利制度是基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建立,存在诸多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之处。为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专利制度应当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为准则进行变革,从而为低
本文通过对国内各试点地区政府部门与代建单位的调研,总结出政府集中代建模式、市场化代建模式和中间模 式三种代建模式,根据三种模式各自的特点提出代建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集。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因素对代建模式选择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地选择项目代建模式提供借鉴。
在一个既存在社会参与者所结成的联盟之间的竞赛,又存在联盟内部竞争性利益分享的政策变迁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参与团队竞赛与利益分享?本文所开发的形式模型得到的结论有:⑴即便在Oliver 和Marwell(1988)和Esteban 和Ray(2001)的苛刻条件下,Olson(1965)的团队规模负效应的命题也并不总是成立;⑵大多数情况下, 对方团队规模的扩大将导致本方团队的对外竞争
本文从两类代理问题入手,以我国2003-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所有者与管理层的代理问题(即PA冲突)以及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即PP冲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PA冲突层面,“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和“独董规模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两大假释获得经验数据支持,表明在当前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的功能并没有很好发挥出来。在PP冲突层面,实证结果显示,实际
本文选取2003-2005年上市公司发生的控制权转移案例,对2002-2009年的财务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得出,控制权转移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U型关系,赫芬达尔指数与公司 绩效负相关,“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有待改善。划分为三个行业后,不同行业的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所差异:流通股比例在分行业后呈显著的U型或倒U型关系,这与总样本中关系不显著的结论不同;机械设
由于企业集团关联企业众多,因此其科层结构相较传统企业也显得更为多变与复杂。本文首先从几何视角对企业集团科层结构进行了刻画,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企业子公司化规模起点进行了一般化的讨论。然后基于一个特定的生产函数,沿着新古典主义利润最大化的步伐,通过静态比较,分析了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科层结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控制以及外部市场之间的关系。相信本文的工作不仅对进一步研究企业集团科层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上市公司终极股东通常会动用社会资本控制链来获取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那么,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践中,是否真的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呢?终极股东在强化其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过程中所动用的社会资本存量是否一致?不同性质的终极股东动用社会资本及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60家上市公司的其他主要大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