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和体色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da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制脂肪梯度分别为3%、6%、9%、12%、15%和18%的6种等氮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0.02±0.02)g的大黄鱼60天,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和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的存活率(S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却显著影响了特定生长率(SGR)(P<0.05).全鱼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不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了全鱼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背部和腹部皮肤的亮度值(L*)和红色值(a*)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了腹部黄色值(b*)(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背部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黑色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O.05).腹部皮肤黄色值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成高度线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以SGR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分析得出满足大黄鱼生长的最适脂肪水平为10.87%.以腹部皮肤色素含量和腹部皮肤黄色值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后得出满足大黄鱼皮肤着色要求的最适脂肪水平分别为13.19%和12.00%.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试验配制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6%、28%、30%、32%、34%、36%的饲料,分别对两种规格的团头鲂(中规格Ⅰ:40.9±0.02g、大规格Ⅱ:153.69±0.23 g)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研究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两种规格团头鲂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规格Ⅰ和Ⅱ团头鲂分别在摄食30%和32%蛋白质饲料时,具有最佳的生长.(2)两种规格的团头鲂在摄食30
将360尾初始体质量为4.01±0.02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随机分成6个组,分别投喂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比例(CHO:L)为0.29、0.81、1.58、2.88、5.46和13.22的6种等氮(粗蛋白41%)等能(16K J/g)饲料,探讨饲料中CHO:L对其生长、饲料利用及糖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料CHO:L增加,胭脂鱼幼鱼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
配制含5种不同糖脂比(0.68、1.02、1.62、2.61和4.35)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6.77±0.40)mg的方格星虫稚虫8周,旨在研究不同的饲料糖脂比对方格星虫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糖脂比对稚星虫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糖脂比为2.61(糖含量为20.64%,脂肪含量为7.92%)时,方格星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451.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刺参幼参(0.65±0.001g)生长、体壁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计脂肪水平分别为0.19%、1.38%、2.91%、4.36%、5.96%及7.16%,粗蛋白水平为14%左右的6组试验饲料,进行60天饲养试验.结果显示,(1)刺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化率及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而降低,0.19%处理组刺参获得最高增重率,显著高于5.96%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