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氧曝气与过滤组合去除饮用水中氨氮及氧需要量研究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1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石英砂、无烟煤、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去除饮用水中氨氮与氧需要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低于2mg/L时,所实验的四种滤料过滤都能够有效去除氨氮,水中溶解氧逐渐耗尽;但是当氨氮浓度高于2mg/L时,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能够更有效去除氨氮,但是去除效率逐渐下降。纯氧曝气能够将溶解氧浓度提高到25mg/L,从而大幅度提高四种滤料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但是石英砂和无烟煤过滤发生亚硝酸盐积累现象,而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能够将氨氮大部分转化为硝酸盐。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过滤去除氨氮过程中,氨氮与溶解氧之间的比例平均为1:4.25,略低于理论值,这种定量关系对于指导生物过滤去除氨氮工艺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了木质受弯构件性能横向振动无损评价测试方法,就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测试方法、意义、测试设备、测试试件、测试过程以及测试报告等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目的:本实验主要为了优化臭氧发生器系统配套的气源设备,提高技术水平,确定选型标准。方法:试验装置包括PSA空气源、臭氧发生器与多种仪器仪表。根据CJ/T322-2010标准规定,以-55℃露点下的臭氧产率为标准值100%,测定各试验点露点时的产率值,以表征空气源露点与发生器臭氧产率的关系,主要包括露点调节和发生器调节。结果:试验显示在以-55℃为标准点露点,每下降10℃(即温度升高10℃)臭氧产率
臭氧活性炭技术在我国给水处理中逐渐得到应用。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投配比例的优选可以提高臭氧接触柱的臭氧利用率,从而减小臭氧投加量。利用中试设备研究了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投配比例对臭氧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mg/L的臭氧投加量,6:2:2的三级臭氧投配比例可获得最高的臭氧利用率。
本文研究了半程混凝/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集成工艺,膜孔径为0.12μm,膜丝外径为2.3mm,内径为1mm,膜组件面积为6m2,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物和小颗粒物是形成膜污染的主要成分,半程混凝能够有效缓解膜污染程度,混凝时间为10min左右,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为10mg/L。在膜通量为100L/(m2·h)条件下,半程混凝/PTFE膜集成工艺过滤出水浊度<0.05NT
本文对某化工厂产生的废分子筛进行了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废分子筛对水中钙离子(Ca2+)的去除效果,确定了相应的改性方法和去除水中Ca2+的最优条件。研究表明:废分子筛经热改性后,对水中Ca2+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在水温为20℃,pH为7.0,吸附时间为2.0h时,改性废分子筛对钙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容量达到了17.8mg/g。
湖泊暴发的蓝藻大量腐败时引起水源水中氨氮浓度突增,威胁供水安全。采用生物预处理方法提高水处理系统应对氨氮浓度突变的能力。增大曝气量或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提高单阶反应器对氨氮浓度突变的应对能力,但这两种方法都有滞后性,在延滞期生物预处理出水氨氮浓度超过0.5mg/L。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氨氮浓度突变有良好的应对效果,当原水氨氮浓度从0.5mg/L突增至3.0mg/L,反应器出水氨氮始终低于0.5m
对预氧化除藻工艺进行优化,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氧化能力、PAFC投加量、pH值、预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影响预氧化除藻的主要因素为氧化剂种类,其次是氧化剂氧化能力、PAFC投加量、pH值和预氧化时间。预氧化除藻工艺中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条件为:氧化剂为二氧化氟,氧化剂氧化能力为低即1mg/L,PAFC投加量为1 mg/L,pH值为7,预氧化时间为10min。
采用超声工艺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研究了超声频率、功率、初始浓度、初始pH值、无机离子及腐植酸对乐果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降解乐果最佳频率为600kHz;降解速率常数随着输出功率增加加大,随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溶液中无机离子对降解速率有不同影响,HCO3-和CO32-具有抑制作用,Br-和Fe2+具有促进作用;初始溶液中的腐植酸会降低反应速率,且随着腐植酸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在反应初始阶段p
对不同氯氨比(3:1,4:1和6:1)条件下氯胺对水中异养菌(HPC)的灭活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pH值、有机物含量和浊度等水质因素对氯胺灭活HPC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氨比是影响氯胺灭活效果的主要因素,Cl:N=4:1时的灭活效果最好,而Cl:N=3:1时的灭活效果较差;pH值对氯胺灭活效果有一定影响,酸性条件下氯胺对HPC的灭活效果好于碱性条件;有机物含量对灭活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随着有机物含
采用荧光光谱矩阵(EEM)探讨了铜绿微囊藻胞内外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并结合蓝藻生化指标总蛋白含量、藻蓝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毒素(MC-LR)含量研究了氯化和短波紫外线照射(LW-C)处理铜绿微囊藻的机理。结果表明,与铜绿微囊藻相关的EEM荧光物质主要有类蛋白质物质(位于峰A和B)与类腐殖质物质(位于峰C和D)。UV-C的灭活机理主要包括光降解和高级氧化,LV-C处理60min后胞内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