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P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为先天性胆系囊肿中最多见的一种.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以婴幼儿最多.婴幼儿以阻塞型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实验室检查多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MRCP是一种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技术,采用3D重T2WI-TSE序列加脂肪抑制技术和呼吸门控,获得薄层的连续图像,在工作站通过MIP进行二维或三维重组而获得多层面多方位的胰管、胆管树图像即MRCP图像.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无创检查,无辐射和对比剂损害,且技术操作相对简便、儿童易于接受,对于胆总管囊肿和结石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取代的优势和特点.MRCP能了解肝内胆道有无扩张、狭窄、结石、肿物大小及胰胆管合流情况,对儿童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明确了解病变的范围、大小、分型,对确定手术方案提供了直接的依据MRCP是近年来MRI重大进展之一,MRCP虽然其局限性,在检查时还存在一定误差,但仍然是最简单有效、无创和能多方位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总之,MRU技术具有无创、无痛苦、无需造影剂,无射线辐射、多维成像、扫描时间快速等优点,加之软件不断更新,将会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3.0T磁共振弥散序列在颈部磁敏感伪影,产生的机理、表现特点和解决措施. 方法:对50例采用SIEMENS VIRO 3.0T磁共振进行颈部扫描,针对序列优化前、后产生的伪影进行对比. 结果:MSA可分为不可去掉的金属附属物伪影和自身磁敏感伪影,优化后的序列自身磁敏感伪影明显的到减少. 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参数修改后,MRI中的MSA可以得到减少或消除.
目的 用CTA图像作为参考标准,评价3.0T磁共振3DSPACE序列对胸主动脉管壁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性入组10例怀疑主动脉疾病,需行CTA检查患者.CTA检查前后48小时内行3.0T磁共振主动脉3DSPACE序列扫描.对CTA、3DSPACE序列图像进行配准,分别测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管壁面积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的厚度,并进行比较.分别对CTA、3DSPACE序列图像管壁
目的 探讨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5例.15例行CT增强扫描,19例行MR平扫+增强,其中15例行高分辨弥散加权成像,8例行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分析肿块的位置、大小、骨质破坏特点、MR信号特点、质地、对比增强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ADC值、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及周围结构侵犯情况.结果 肿块好发于鼻腔
目的 探讨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后不同病理反应分级组的肿瘤最大径的变化评估以及疗效早期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71例在我院经核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并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资料,且运用PhilipsAchieva3.0T磁共振至少在NAC前、NAC全部周期结束后术前2个时间点各进行一次
Objective: Toreportamysteriousevolutionprocessofazygosveinaneurysms(AVA)andmanagementoutcome. Methods: Thepatientsclinicaldataandimaging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she
目的 研究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症患者脑微观结构的特点,以求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所有实验对象均进行高分辨率结构像磁共振扫描。结果重度抑郁症患者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颞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梭状回、右侧枕中回、双侧颞下回、左侧额下回、右侧梭状回、右侧楔叶VBM减低;轻度抑郁症患者右侧后扣带回、右侧丘脑、右侧楔叶、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右侧梭
目的 本文探讨了儿童胃幽门窦部隔膜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5年-2015年收治的胃幽门窦部隔膜的患儿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0天-8岁6月,平均年龄11月,所有患儿临床表现均为反复频繁呕吐,32例患儿均行立位腹平片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32例患儿均行立位腹平片检查,其中25例表现为胃泡扩张,小肠及结肠充气减少;
目的 骨折是放射科急诊检查中最常见的病种.X线平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漏诊率较高.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既能满足诊断需求又能减少病人搬动,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本研究是应用数字化断层融合技术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其对深在部位和解剖结构复杂部位骨折和无错位骨折诊断的优势,探讨DTS对隐蔽性和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首先使用德国飞利浦X线机检査,发现DR片显示可疑骨折或临床体征明显但D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CTA检查方法,比较两种(PHILIPSBrilliance16排CT与SiemensSOMATOMDefinitionAS)设备在下肢CTA检查中对于检查结果的区别,以验证16排CT是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特别是夜间急诊患者的检查).方法 1.选取4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分别用16排CT与128层扫描下肢动脉.2.扫描方法:16排CT:管电压120kV
目的 上腹部CT增强检查中,动脉期普遍采用团注追踪技术(BTT)提高定时的准确性,而门脉期则采用固定延时,即在动脉期后设置一定时间触发扫描.由于血液循环的个体差异,固定延时可能影响门脉期图像质量.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动脉期-门脉期固定延时对门脉期增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上腹部CT增强检查图像资料.均采用BTT触发扫描动脉期,延迟30s行门脉期扫描.动脉期序列图像中肝顶、肝门和肝底三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