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期耕地保护的制度分析及政策建议

来源 :江苏省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1月1日实施的《土地管理法》,以保护耕地资源为目标,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为核心,在理论上确立了一个严密的以审批用地为主线的制度框架,并处处体现了依靠各级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执行者和监管部门,以计划指导为主管理体系。本文介绍了实施用途管制以来的耕地占用情况,并就“用途管制”失效的制度作一分析。
其他文献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府部门在管理观念和工作模式上的变革,实现由传统政府的管理职能向现代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的转变,加强服务于民众的意识。实施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优化机关作业流程、提高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地反映出来,煤炭、电力、石油缺口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的阻碍。并且这一问题还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如果发生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或者针对我国的能源制裁,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近几年,国家提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以较低的资源消耗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加速现代化建设但
信息是一种资产,就象其它重要的商业资产一样,它对一个单位来说是有价值的,因此需要妥善进行保护。信息安全就是保护信息免受多种威胁的攻击,保证业务连续性,将业务损失降至最少,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回报。信息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它可以打印或写在纸上,以电子文档形式储存,通过邮寄或电子手段传播,以胶片形式显示或在交谈中表达出来。不管信息的形式如何,或通过什么手段进行共享或存储,都应加以妥善保护。信息安全是通
一项标准是“一份经过公认的文件,是为了能够普遍的和重复的使用,而为产品、过程或服务确定的准则、指导方针或特征”。而标准化是指制定、贯彻和修订标准的过程,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信息存储、交换、分析和利用的首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互竞争的日益激烈,标准化不仅渗透到科技发展的前沿,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标准化领域,从技术标准发展到了管理标准。标准化工作不仅是推动信息技术进步,加快信息建设
根据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职能其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地位,结合目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队伍建设、物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科学的国土资源动态监察体系并使其高效运转。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工作已全面启动,这是国土资源管理法制化建设走向完善的新起点。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为贯彻土地的基本国策,确立以保护耕地为核心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管理法》也逐渐暴露出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已十分必要。本文就《土地管理法》“法律责任”谈些粗浅看法,作为对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建议。
做好土地信访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当前,土地问题成为信访热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处理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原则,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要积极慎重,灵活操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快遏制土地信访量上升的势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适应WTO规则、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推动下,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法制化进程明显加快,依法行政已成为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已成为社会公众的一致呼声和各级政府机关的基本工作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全球信息化浪潮正悄然把人们带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渗透,也在逐渐地改
近年来,我国土地信息系统成为日常业务的管理工具。它不再局限于土地部门的日常业务管理范畴,而是包括对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发布、应用的全过程。本文根据泰州市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对当前市县一级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使当前的国土资源信访问题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现状和特征,论述了引发国土资源信访的因素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就做好新时期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的措施及对策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