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动力监控和故障派修实现动力资源的流程化动态精确管理

来源 :2010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上海公司动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针对动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流程的方式对动力资源进行动态精确管理的模式,同时结合动力监控数据和动力设备故障派修数据来完善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
其他文献
虚拟化,原本是指资源的抽象化,也就是单一物理资源的多个逻辑表示,或者多个物理资源的单一逻辑表示。在计算机虚拟化领域中,就是将单台主机虚拟化为多台逻辑主机,提供应用服务。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动力环境设备监控系统中,可以大幅减少监控系统的硬件故障恢复时间、加快服务的部署速度、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实现集中化管理、减少设备数量、降低维护成本,节能降耗。
移动通信基站分布于广大城市和农村,其市电引入方式多样,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市电电压、电流起伏很大,由于这种扰动引起基站的总输入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跳闸,尤其在雷雨天气,基站引入总开关极易受雷电影响导致跳闸,从而导致基站退服。为降低基站跳闸引起“假停电“导致的退服,本论文引入了自动重合闸开关技术,既能躲过扰动保护设备,又能智能自动合闸,降低退服率,经基站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在通信电源供电系统中,蓄电池组及柴油发电机组均为备用电源,但是,由于蓄电池的容量有限,不可能满足长时间的供电需求,所以,当市电电源中断时间超过蓄电池保证时间时,作为应急发电设备,柴油发电机组可以直接供电或通过逆变器、UPS对通信负荷供电。因此,为保证市电长时间停电后通信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在重要通信局站的通信电源供电系统中必须配置柴油发电机组,即“市电供电+柴油发电机组备用”所组成的电源供电系统。发
电信级6V 200Ah蓄电池采用了全新的结构设计理念,应用了自有知识产权的板栅合金配方和铅膏配方等新技术,产品性能完全满足“高可靠性、高性能、低能耗”的电信级指标要求。日前国际上已经有主流运营商开始大规模采用12V,6V蓄电池多组并联的方式,在通信基站中逐步取代400Ah以下2V蓄电池的使用。
着通信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无市电风光互补基站近年来在国内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整个系统的寿命最决于系统配置合理性以及储能蓄电池的寿命,由于储能电池占整个系统成本的比例较高,开发一系列长寿命储能电池以减少蓄电池更换频次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寿命周期内的成本。
蓄电池一般成组使用,由于制造和使用因素,蓄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性能存在不一致性,而现有电池使用和维护是对整组蓄电池进行的,由于不一致性的存在,导致蓄电池组中单体蓄电池在充电、放电过程中存在过充电、欠充电和过放电现象,从而影响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本文针对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电压不一致问题,介绍了一种蓄电池均衡维护电路方案及设备,并介绍了由此设备组成的蓄电池均衡维护系统,设备通过一种双向功率变换电路,
蓄电池组是供电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铅酸蓄电池原理并不复杂,作为用户来说蓄电池是否安全可靠运行,建议重点关注其外观密封性、蓄电池容量、有效使用寿命等参数,通过测量在线运行状态下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内阻,并与同一蓄电池本身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定性地起到辅助判断作用。
电信网动力资源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全国已全面铺开,随着资源管理系统的日益完善、资源数据的不断录入和完整,如何把这套重要系统利用好,为今后的维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利工具、减轻维护压力成为各地动力维护人员普遍关注的话题。由于各省的动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式和要求千差万别,本文主要就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的动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案例,结合近年来广东电信开展动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经验教训,探讨一下如何完善动力资源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IDC数据中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详细介绍了以往的IDC(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用电检测设备和电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在IDC机房的具体应用和发挥的作用。
随着通信电源行业的发展,供配电理念也在不断进步,由早期的单系统向双系统演变,由集中供电转到分散供电转变,逐步实现从高低压配电系统到楼层配电、机房列头柜、通信设备机架全程双母线双电源供电架构,在实际操作和故障发生时,极端应急情况下负载转换过程中随之也出现了电源“瓶颈”等安全问题,如何应对通信综合楼电源“瓶颈”针对各种情况下从技术方案、人员配置、供用电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思路,提升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