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的治疗:CT引导下钻孔切除和大块手术切除的比较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xx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CT引导下微创手术和大块手术切除治疗骨样骨瘤的治疗结果.方法:从2002年1月到2012年1月,回顾总结42例骨样骨瘤病人(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18.7岁,年龄范围在13至31岁之间).其中19例(男性12例,女性7例)进行了手术切开大块切除术,9例位于股骨,7例位于胫骨,3例位于肱骨,瘤巢大小9.29.2 ± 2.3 mm(范围:7-16mm).还有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进行了CT引导下的微创手术,9例位于股骨,6例位于胫骨,4例位于髋臼,4例位于肱骨.在23例的微创手术中,20例为旋切术,3例为射频消融术.平均随访35个月(16-68个月),分析手术后疼痛、神经血管损伤、病理性骨折,功能活动和复发率.根据结果,疼痛完全持久消失为治愈,疼痛存在而需再次手术为手术失败.结果:手术大块切除的治愈率为89%(19例病人中17例治愈),微创治疗的治愈率为100%(22例中22例治愈,一个病人被诊断为骨结核除外),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微创手术治疗骨样骨瘤,具有明显的有点,费用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其中,旋切术可以获得足够的组织材料以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如何从影像学角度鉴别诊断关节结核性滑膜炎和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样滑膜炎。方法 回顾分析7例关节结核性滑膜炎和8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经手术病理证实病例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的肢体滑膜肉瘤患者,探讨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肢体滑膜肉瘤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89名患
会议
  目的:通过构建携带针对microRNA-194 的shRNA载体及过表达载体,包装慢病毒,感染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改变细胞内microRNA-194 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microRNA-194对细胞增殖
会议
  背景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常常明显受限。其原因部分是由于无法在假体上可靠地重建肩袖,故而无法在金属假体上获得足够的肩关节囊修复。要
  目的 探讨肱骨恶性骨肿瘤切除后生物学重建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21例肱骨近端及肱骨干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不带血管的自体腓骨、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灭活骨、游离腓骨复
会议
  [目的]自1997年Tomita首次提出后路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TES)的手术技术以来,TES已成为一种标准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