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与管理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7f117f11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护理要点与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本院重症医学科共收治ARDS患儿97例,对其中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CBP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WHDF)或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观察CBP治疗期间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机械通气参数,CBP治疗相关并发症与副反应.结果:CBP患儿危重评分(PICS)为(62.5±95.2),中位PRISMⅢ值16(10~20);非CBP治疗组PICS评分和中位PRISMⅢ值分别是(78.1±16.3)和12(7~1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8例患儿CBP治疗平均持续时间为58h(12~232h),死亡5例,其中2例为放弃抢救后死亡,病死率为27.8%.同期79例未进行CBP患儿中,死亡21例,病死率为26.6%,CBP治疗和非CBP治疗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BP治疗后2~6h后,患儿PaO2/FiO2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h后X线见肺部渗出减轻,呼吸机主要参数包括吸入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和呼吸末正压(PEEP)开始下调.与CBP治疗有关的并发症有:贫血加重、血小板减少、低体温、出血、少尿、痰液黏稠、疼痛与躁动等,未发生致死性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儿危重病合并ARDS采用CB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可以减轻肺水肿,提高PaO2/FiO2和Cdyn,及时降低机械通气参数.CBP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做好体位护理,采用合适的镇静,维护管路通畅是保证CBP治疗顺利运行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描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在急性期内人体成分的改变状况;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人体成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共55例,在移植前、移植后第30、60和100天使用DSM-BIA法测定人体成分,并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有无全身放疗、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膳食能量摄入及体力活动等情况.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期内,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2008方案治疗儿童ALL的疗效、长期生存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诊治的儿童ALL,采用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2008方案治疗,对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到2013年4月,用SPSS13.0软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15例ALL患儿按计划完成治疗,其中标危组(SR)121例,中危组(IR)
Burkitt淋巴瘤是淋巴网状系统的原发性肿瘤,来源于未分化B淋巴细胞,由DonnisBurkitt于1958年首先报道。最新WHO分类根据其临床和遗传学的异质性将该病分为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性三个亚型。国内Burkitt淋巴瘤较为少见,多数为散发性或免疫缺陷相关性,且多为个例报道。Burkitt淋巴瘤属高度侵袭性肿瘤,病情进展快,24h体积可倍增,常同时侵犯腹盆腔多个结外组织器官,诊断必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BIM基因缺失多态性的发生频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6-2008年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样本162例(144例B-ALL,18例T-ALL),应用SCMC-ALL-2005方案治疗.采用RT-PCR和BIM转录本测序的方法,检测了162例ALL病例骨髓样本中BIM缺失多态性;并对研究病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2-12-31),
目的:分析5例婴儿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临床数据及转归。方法:1993年6月~2012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例KMS肿瘤患者(男4例,女1例),回顾性收集上述病例的一般资料、血常规及出凝血检查、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并加以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3例为皮下型巨大血管瘤,2例为内脏型巨大血管瘤,除1例首诊时确诊为KMS外,其余4例首诊时均存在误诊.血液检查结果提示所有患者均存
脓毒血症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感染的重要宿主机制.脓毒血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宿主免疫之间存在重要联系.本研究对脓毒血症患儿的宿主免疫状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对2012,1-2012,6月重症医学科就诊符合脓毒血症标准的对这些患儿入院后3天内进行免疫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血常规,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补体,中性粒细胞功能等常规评估.根据常规评估的结果进一步进行深入的功能性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被认为是具有易感基因的个体对肠道内微生物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所继发的T细胞免疫应答紊乱.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在DSS诱导的UC模型中HO-1对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的调抑作用,阐释HO-1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充实IBD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寻求新途径
会议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多柔比星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左侧心室肌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柔比星腹腔注射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当时、造模4周后检测正常对照组、DCM组LVEF,留取左侧心室肌检测mRNACx43和Cx43免疫组化法.结果:DCM对照组、DCM组及正常对照组Cx43mRNA表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患儿父母焦虑程度改变的效果.方法:将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父母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问卷,在患儿入院后对所有个案其父母进行前测评估,评估后进行不同心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按照患儿不同年龄给家长不同处理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指导)心理干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