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来源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引发的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量次生灾害,对灾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后重建要以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实施科学重建,以人为本,走循环经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学发展的道路,把灾区建成和谐社会的典范。坚持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着力抓好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和土地复垦。进行植被恢复,保护物种资源,要充分考虑重建区域的地质构造,遵守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按照地质构造制定和实施重建规划。并且依据重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转变、灾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要建立限制性的资源开发模式,根据环境容量、资源分布的现实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四千余万人受灾,近七万同胞遇难,近两万同胞失踪;三十多万人不同受伤,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中。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们夺取了这场抗击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会战的伟大胜利,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考验了中
汶川地震后,由支援方地方财政收入向灾区转移的对口支援,在以国家行为介入体现国家意志、政府强权的同时,践行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并在实践中创新了对口支援制度和财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了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联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资源协调和区域互助模式。它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庞大的物资供应能力及高素质管理人才、先进的理念,丰富了灾区的制度、知识和技术等资源,使灾后重
对灾难学的研究是新时期下国际社会和国内形式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意义,而灾难治理中法律制度是不能缺位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非常规突发灾难与应急法律的对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视角,指出:((突发事件应对法》与应急预案的分离,应急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不能有效整合各类应急资源与解决,履行应急义务的非政府力量承担的不合理的负担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四川灾后对口支援是中华民族共御巨灾的一项伟大壮举,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模式。它既是灾后重建的有力支撑,也是发展型重建的生动体现。汶川特大地震对口支援有力地铺筑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开启了区域间合作共赢的崭新平台,搭建了两地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发挥了重要的示范辐射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深远影响。
由普通中国人第一时间内创作的地震诗歌,以朴素的方式完成了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次集体书写。对照晚清以来知识精英对于国民性的激烈批判,我们发现,由21世纪的中国民众及作家们书写的国民性已与晚清以来中国知识精英所书写的国民性有了天壤之别。地震诗歌的意义不在于它的文学价值,而在于它表达了公众的心声,重塑了中国人全新的国民性。
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优先体现了一个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民生重建与群众的利益直接相关,是群众安居乐业的核心,其成效关系灾区社会的稳定,因而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始终做到了把民生重建放在紧迫和优先的地位。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民生重建模式进行了阐述,这个模式的内涵可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统筹城乡的思路,以规划作为引领实现科学重建,走因地制
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基础设施重建的思路和理念进行了总结:坚持既定战略,立意高远宏图;科学规划布局,有效合理衔接,优先保障民生,适时转移重点。灾后基础设施重建过程中,高地建设与灾后重建之间的协调衔接,包括西部交通枢纽建设与灾后重建进程的结合,包括现代产业布局与灾后重建之间的协调,包括民生工程与灾后重建之间的统筹安排,无不体现出“坚持”、“发展”、“先行”和“超前”理念和信念。
农村劳动力务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与长期发展态势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汶川地震受灾民族地区理县为例,利用400份问卷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以及形成机理,提出提升地震受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和培育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对策建议。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工业文明历史跨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灾区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灾后重建探索新的科学道路,创造新的国际经验。其特殊性在于依托于灾后重建特殊背景、特殊区域与特殊文化背景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与时代特色,将极大地丰富和提升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同时依托于灾区特殊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独特的实现机制,从而形成独特的
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多为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也是资源禀赋条件独特、地质地理条件敏感的生态脆弱区。灾后重建中如何有效调动社会资源筹措巨额资金、并抓住重建机遇增强重建地“造血”机能,实现长效投入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灾后重建中的首要问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央政府举全国之力调集人、财、物并通过制度和政策的供给,有效调动了政府与社会资源,保障了资金的持续、高效投入,并在重建中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