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枕跨乙状窦径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6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ei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岩枕跨乙状窦径路(petro-occipital trans-sigmoid approach,POTS)在颈静脉孔区神经鞘膜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其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18例采用岩枕跨乙状窦径路切除颈静脉孔区神经鞘膜瘤的患者。分析其肿瘤大小、肿瘤切除率、术前颅神经功能、术中面神经处理以及术后颅神经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医师评估为主导的耳鸣评价工具-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在耳鸣严重程度评价过程中的临床心理测量学属性(信度、效度、反应度)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4月就诊于华西医院耳鸣专科的原发性耳鸣患者资料纳入本研究。初诊时,患者分别完成由两名医师独立询问填写的TEQ及自行填写中文研译版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
目的 通过对比耳鸣评价量表(TEQ)治疗前后得分变化和等级变化两种标准评定的疗效差异,为TEQ评估耳鸣疗效的评定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标准1是根据国际很多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即TEQ初复诊TEQ得分变化≥TEQ初诊得分标准差/2的原则,本次调查的443例患者得分疗效即初诊-复诊TEQ得分变化≥2分视为治疗有效。标准2是等级疗效即初诊-复诊TEQ等级变化≥1级视为治疗有效。通过卡方检验对比两种标准评
目的 探讨面神经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本中心自200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的59例面神经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径路,面神经重建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59例病例中,面神经鞘膜瘤52例(88%),面神经血管瘤7例(12%),手术切除56例(95%),肿瘤旷置面神经重建3例(5%)。
目的 探讨是否受季节影响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之间的生活质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将是否受季节影响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常年组和季节组,对比两组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析所有患者致敏变应原种类的数量与生活质量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将两组致敏变应原种类的数量进行对比。
目的 在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非综合征耳聋患者群体中,进行mitochondrial DN A12SrRNA,GJB2和SLC26A4突变筛查,调查mitochondrial DNA 12SrRNA,GJB2和SLC26A4在这一人群中携带频率,分析这三个常见耳聋基因在西北各地区、民族之间的携带特点,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为今后在该地区少数民族耳聋患者中开展科学高效耳聋基因筛查、制定科学的防聋措施奠
目的 双侧突发性耳聋是指双耳同时或相继在72小时以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HL.根据双耳发病的顺序不同,分为双侧相继突聋(双耳发病间隔>3天)和双侧同时突聋(双耳发病间隔≤3天).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双侧相继突聋和双侧同时突聋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助力于双侧突聋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并为病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 1.在甘肃省内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式听性脑干反应新生儿听力筛查,得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2.利用成本-效益比(BCR)评估DPOAE联合AABR应用于UNHS的经济效果,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听力学家,管理人员以及参与UNHS的其他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耳聋-肾发育不良(HDR)综合征是由GATA3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耳聋是最常见的表型。本研究旨在为一个3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HDR综合征的中国家系寻找致病突变,并且对目前已报道的家族性HDR综合征进行基因型-听力表型分析。
目的 耳聋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即Mohr-Tranebjaerg综合征,是最早被发现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之一,典型的发病过程表现为幼年时期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耳聋,随后出现肌张力障碍、进行性视力丧失、痉挛、共济失调、痴呆等。本研究目的:是鉴定一个中国耳聋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家系的致病突变,并对该类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总结分析。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CCL20在喉鳞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0例行全喉切除术的喉鳞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L20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收取其中36例喉癌患者和42名正常志愿者的外周血,应用ELISA技术检测喉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CCL20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