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南月琴制作技艺视角透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molan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彝族先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具民族特点的精神文化财富.月琴是云南彝族普遍使用的一种乐器,广泛用于节日、婚礼、聚会等喜庆的群体活动中,成为体现彝族特色最主要的物质文化载体之一.而制作月琴的技艺,是千百年来彝族民众沿袭的传统,成为活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留物".在云南彝族地区,月琴随处可见,但楚雄州南华县的镇南月琴却难得一见.2006年8月,镇南月琴制作技艺被纳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目前能制作镇南月琴者仅有龙川镇西云社区的郭庆云(64岁)和岔河村委会的李树明(50岁)两人.经过访谈,郭庆云因年岁渐高,除了家中已经制作完成的月琴以外已经不再做琴,而李树明在几次收徒失败后现在也未收有徒弟.从目前情况看,因为学习周期长、制作收益低、民间艺人少等问题,如不加强保护,历史悠久的镇南月琴制作技艺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因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对这一深植于彝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方性知识"进行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应在政府要为之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主人本身要转变观念、理性思考、分析现状、发挥主体作用、灵活应对现代化冲击、调适自我,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再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乌兰浩特市某村的238名留守老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进行调查问卷的方法.在调查中,由于留守老人的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采取走访填写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与老人的交谈完成调查问卷的内容.结果: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水平很低.老人长时间的经济压力,独居带来的孤独心理,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欠缺.通过老人
原始计量记录法运用于同一地域,可因时、因人而异;运用于同一时期,可因人、因地而异,表现了原始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性质。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的主要形式有简单刻记(计数)、绘画记事(计数)、刻符记事(计数)、结绳记事(计数)、书契记事(计数)等。在史前时期,文明古国的光辉灿烂文化,在许多方面体现在那些“账单”上,显示了那些向文明迈进人们的管理才能,它们通过“账单”这样的文献,最早便确定了“会计”在人们心目中的
中国的城市化模式有别于西方,主要特色在于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同作用方式的组合,形成了中国城市化的时代特色和多种地域类型.20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是中央政府推动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20世纪80年代之后,全球化和地方力量的影响下"自下而上"、"自外而内"等多种类型的区域城市化开始盛行,但其背后仍然有政府的推动,只不过作用的主导方由中央政府转向了地方政府.2000年以来,地方政府主导
本文通过对五十年来《东乡族简史》的不同文本的解读,来呈现沉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因不断更新的"现在"而被"重写"的历史知识的命运——一方面,它是"自上而下"的以国家为主导的全国范围内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附属产品,同时又服务于中国之多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现实和需求;另一方面,从"他者"到"自我"的话语权的转移,以及"自下而上"的本族学者对文化传统的塑造,又是东乡族民族精英从"沉默"到"呐喊
文章以清代修武行政区为范围,对遗存戏曲碑刻采取田野调查、文献查询、人物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查整理,修武清代戏曲碑刻透视出戏台形制等方面的变化,折射出地域民间戏曲剧种的发展轨迹;民间各类演剧活动的发生,显现出清代修武及豫西北地区戏曲活动的繁盛。同时,对民间信仰、商业经济等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资源。
中国是一个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语言资源及其丰富,在国境线上的30多种语言与国内的语言文字使用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为此,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完善和规范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体系,发挥国内各个层次教育的优势,推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语文建设与"一带一路"发展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重视“汉字文化圈”的语言文字教育问题,以期推动在“一带一路”
"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是泰国华人以中国潮汕地区大峰祖师信仰创建的华人善社团.历经百年的发展演变,"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已发展成为泰国最大的慈善公益团体.本文通过考察"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创立与发展、善堂活动及其运作机制,讨论宗教信仰与公益慈善的关系."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的成功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的内在文化因素是大峰祖师信仰,"大峰祖师信仰"是善堂运作的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组织原则.泰国社会为善堂的发展提供了相对
"边疆整合"是边疆研究理论的一个新的领域."边疆整合"对于"国家整合"至关重要.探讨西部"边疆整合"的历史与现实、内在根据及演变机理,学术上具有开拓意义,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历史时期边疆整合的渐次推进,成就了今日中国广袤浩瀚的疆域、漫长连绵的疆界,以及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的基本格局.边疆整合研究,可进行国家层面的整体的研究,也可开展具体区域的、个案的研究.国家整体性的型塑并不完全是一个自然演进过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其所带来的亚非、亚欧区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政治效益都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也引起了关于伊斯兰教的研究和在沿线国家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清代新疆地区的国家法律适用和伊斯兰教法两者的关系,以及对"一带一路"大环境下我国法制建设的启示.应正确认识国法与教法的关系,国法与教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一带一路”的法制建设中也要结合少数民族宗教法中的
1890-1893年的滇缅界务交涉发生于薛福成任出使英法意比国大臣期间.虽已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但清朝官员仍未完全形成西方国际法观念下的边界意识.在滇缅边界问题上,中英在交涉期间因理念不同而屡起冲突.清廷内部,使臣希望展拓边界树立藩篱,继而分画界线保固边疆.但囿于观念参差与"中外睦谊"的制约,总理衙门、云贵总督和驻英使臣薛福成之间龃龉不断,导致交涉过程一波三折.英方的强横,清朝的忍让,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