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G的无线频带开发利用趋势分析

来源 :2015LTE网络创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G是移动通信的下一个阶段.它将是网络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5G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数据分享.5G具备大容量系统、随时随地的超高数据率、极低的延迟、超高的可依赖性和可用性、低设备花费和低能耗、高网络能量性能等特性.本文通过对频带的扩充、频谱的动态划分、多天线传输、高精益设计、用户控制分离、灵活的双工、设备对设备的直接通信、以及访问/回程一体化系统的描述并结合了作者在其他通信系统领域的研究,阐述了5G频带的开发利用趋势.
其他文献
基站型AP具有部署灵活、覆盖范围较大、能够迅速覆盖室外场景的特点.主要根据WLAN建设中的实际需求,引入基站型AP进行研究部署,并进行深入的测试及重点分析,验证此类组网方式对特殊场景的适用性及优越性,同时为WLAN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有益探索和尝试.
随着LTE网络大规模应用和工业智能化、信息化革命的到来,网络建设规划优化的智能化越来越迫切和需要,结合建网、规划、优化的需要,智能化越来越期待需要加强应用,从设备监控管理、网络配置维护、运营优化调整都可以适用智能化手段,伴随技术进步创新和高科技产品的应用,LTE网络建设维护的智能化正逐步得以实现.
目前的可行性研究主要以网络现状、需求分析及市场预测为依据,通过网络仿真规划站址方案,本文将测试数据引入可研中增加薪的参考维度,横向多运营商间对网络整体指标、投资重点、网络结构进行比较,纵向分析自身网络问题,直接指导选址规划.
总结了TD-LTE网络深度覆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和比较了宏站、微站的系统结构及特点,研究了LTE网络深度覆盖及宏微并举的异构网建设的策略,并对其应用场景及典型案例进行探讨.
本文主要介绍了CDMA/LTE手机终端支持载波聚合的解决方案,并针对CDMA/LTE运营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验证方案建议.基于标准的协议一致性、射频一致性和无线资源管理测试在界定移动终端载波聚合能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理想和狭义的移动网络环境中测试对于评估真实网络环境中的移动终端的载波聚合性能来说还有局限性。
关口局作为运营商之间以及运营商内部不同网络之间互联中继的节点,延伸了用户通信范围.针对中国移动引入VoLTE后的网络结构,通过分析语音业务流量流向变化,基于不同时期业务预测结果提出关口局组网方案.
为解决LTE网络正式商用后出现的手机终端耗电过快问题,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网络优化中心通过对LTE网络智能预调度、寻呼周期、非连续接收(DRX)特性分析及相关优化策略实施,最终解决了上述问题,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面对TD-LTE现网商用中碰到的相关问题,本文通过对载波聚合和Relay创新技术在现网中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创新技术应用、网络建设部署等方面的现网经验,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将来在现网中应用LTE创新技术提供一些参考价值.载波聚合是LTE技术演进的趋势,它可以有效提升单用户的峰值速率及小区吞吐量,并可高效地实现不同载波间的负载均衡,因而载波聚合技术有益于网络KPI指标的提升。Rela
针对目前LTE网络用户感知无法与性能指标有效关联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流媒体业务为切入点,将用户感知与关键业务指标构成映射关系,制定以"流媒体打开成功率"、"流媒体打开时延"、 "流媒体完整播放率"、"流媒体下载速率"为基准的KQI体系,从而将两者作出有效关联,探索并完成基于用户感知的流媒体评估优化体系,并通过用户调查完成数据验证.
本论文研究了5G核心网EPC和无线接入网EUTRAN引入NFV/SDN技术和分层虚拟化架构.以漫游切换场景为例,使用分析方法和仿真工具进行S1和X2两种接口切换流程的性能比较,评估新架构下的漫游切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