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及临床护理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血管内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危重患者的抢救,静脉营养疗法、血液标本采集等,还扩展到血液透析治疗、化学治疗、排除体腔积液等方面,现今已成为血液动力学监测、安全静脉输液的主要途径,然而,与之相关的导管血行感染也逐渐增加,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HG 敷料预防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
会议
目的:总结一例老年脑卒中偏瘫合并乳腺癌患者PICC 置管及家庭护理的经验,为广大护理同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循证脑卒中偏瘫患者置管规定,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血管实际情况及自身行动能力等,为患者选择PICC 血管通路并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导管维护,治疗间歇期根据患者本身及家属实际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导管维护及并发症预防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得家属能够协助导管护士为患者实施家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会议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也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在临床住院患者的输液率为95%。门诊患者的输液率也呈上升趋势。而静脉输液所致的静脉炎是临床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
会议
目的:探索置管出现上肢肿胀的原因,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不同原因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对置管后出现上肢肿胀的患者及时发现原因,进行分析,给予对症处理,指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外敷药物等以减轻肿胀程度,同时针对有可能形成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干预结果:在置管的患者中,出现肢体肿胀的原因主要有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败血症,经过置管前对病人进行充分的评估,提高护士穿刺技术,及时的宣教,选择合适材质的导管等护理干预后
会议
目的:研究小群体情景模拟训练对置入PICC肿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普内科及肿瘤内科置入PICC肿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小群体情景模拟训练组(实验组)和传统教育组(对照组),分别按照小群体情景模拟训练的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会议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笔者在临床护理静脉输液操作中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为了达到促进护理业务进步的目的,总结出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包括配药、排气、选血管,拔针按压等环节中的技巧。
会议
目的:探讨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PICC维护的591名即时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3月PICC维护的601名分时段预约患者做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挂号时间、等候时间、PICC定期维护的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
会议
探讨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置管后穿刺处出血、渗血可通过加压包扎,制动等方法可缓解;置管后局部用毛巾热湿敷或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次30min,每日3 次,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在输液前后采用正确的封管冲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且不同性质的药物封冲管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导管堵塞时,首先检查是否为外部因
会议
颅内肿瘤患者常存在脑组织占位、高颅压征。射波刀(cyber 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是全球最新型的全身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设备。治疗全身各部位肿瘤,一般只需1-5次的照射,是唯一综合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治疗周期快,恢复期短等优点的全身放射手术形式。在射波刀治疗期间,由于单次大剂量的照射分割方式,可加重脑水肿、高颅压症状,故需要加强脱水、补液等治疗。
会议
送管困难是PICC 置管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10.7%~55%,操作者在多次游离置管无果的情形下,往往会重新选择穿刺血管进行二次置管,或是将中心静脉导管变为中长导管使用,造成导管使用寿命的缩短,给患者带来穿刺痛苦同时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