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南摄影师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从玛格南图片中的毛泽东形象说起

来源 :2010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_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作品是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现实载体,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挑战面前,必须从国家文化战略层面,高度关注摄影作品中传递的国家形象讯息。要关注世界主流媒体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国家形象,通过世界主流媒体进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借助优秀摄影作品等多种传播方式,是值得认真加以考虑的。
  通过研究发现,玛格南的摄影师通过镜头塑造的包括中国和中国人在内的中国形象,对于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了解我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与世界才能接触得更早、离世界更近,被感知得更清晰。
  但不可否认,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的差别、生活习俗的迥异,以及他们本身之间的社会背景、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玛格南的摄影师眼中的中国形象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误读、曲解。
  要重视发挥摄影作品在构建国家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让中国摄影师有更多的助于建构良好国家形象的优秀作品传向世界。具体到塑造“影像中国”的摄影实践,首先要做的是要融人世界摄影话语体系,正确使用摄影视觉符号。
  对于使用摄影视觉符号的新闻摄影报道者来说,除了视觉符号的使用之外,摄影表达方式的问题也不容忽略。影像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只有同目标受众的信息编码、释码、译码方式相吻合,传播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形象塑造与传播主体,即摄影师,改变以我为主、自说自话的表达方式,尽量寻找与影像信息流向地国内外受众的共同点并努力扩大这个共同点,以世人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方式拍摄并表达。只有这样,所传信息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也才有可能经“二次传播”被更多的人知晓。因此,将这种符号化的视觉意识、国家形象意识运用到平时的摄影实践中,并通过努力塑造“影像中国”更好地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其他文献
  “新华视点”是关注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名牌栏目。关注社会热点,题材广、形式多、时效性强;调查深入,能给人以启示、引发思考;很多稿件直接反映百姓诉求,维护了群众利益。
  社会在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促使人们用普遍联系的思维看待问题,如就一个问题展开多视角、多层次的解剖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分析样式。受众思维方
会议
关于钛在动、植物体内的生物活性文献早有报道。近年来,我国对钛在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明显效益。为推广应用,必须对钛化合物使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为此,作
  新华视点栏目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得益于永不停步的创新。本文介绍了逼出来的策划机制、子栏目的推出、国内国际报道的打通、报道形式向“三位一体”的转变、以系列报道和组
  本文仅从产品、理念、机制三个方面谈谈对“新华视点”创新实践的粗浅认识。认为产品创新来自于闪光的品牌建设;理念创新来自于新闻思想的解放;机制创新来自于优势资源的活
  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中,“新华视点”栏目及其多篇报道都被选在内,成为课堂教学中频繁使用的经典案例;研究生中也有人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
会议
  本文回望了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10年的成功与经验,检视10年的得失与感悟,直面今天的挑战与考验。探讨了创业10年的10个突破,分析了打造品牌的10种机制,阐述了持之以恒的5
2020年,对《农业信息化》杂志来说同样是特殊的一年.除了与“三农”领域同仁共同经历了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和多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外,还经历了自身因事业单位机关机
期刊
  2009年7月,新华社摄影主题展被正式邀请参加欧罗巴利业艺术节,新华社图片将通过这个国际性的艺术节得以展示。在50多个展览中,新华社拿出的展览是唯一一个和中国当代社会有
  版面意识,即采编人员对版面的内容、形式、栏目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对版面风格的定位,一般取决于版面编辑。从表面上看,研究版面是版面编辑的事,图片编辑的工作就是处理记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