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中的作用

来源 :第十七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meiz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外囊泡(EVs)是纳米尺寸的囊泡,其由包裹蛋白质和核酸的脂质双层组成,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作用.因此,EVs的移植逐渐被认为是干细胞移植的替代方案,其具有相对低的肿瘤转化和异常分化的可能性.然而,随着研究的进展,天然EVs可能具有各种缺点,不过通过修改和优化能纠正.迄今为止,已经尝试修改或改进EVs的几乎所有组分,包括脂质双层,蛋白质和核酸,通过EVs组件的“模块化设计”开启了模块化EV治疗的新时代.这些模块化EVs具有与生物功能和高度定制的“模块化设计”组件,是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医疗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在原位血管组织工程中,再生细胞的迁移特性是影响损伤血管修复和再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电纺聚左旋乳酸(PLLA)取向纤维具有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骨架和ECM取向结构功能,能诱导vSMCs向健康表型分化,但存在表面疏水、缺乏细胞识别位点,尤其是引导细胞迁移能力弱,易造成植入体内发生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等问题,从而限制了PLLA在血管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功效.本研究采用具调节细胞功能的透明质酸(HA
本文分析了肝素化细菌纳米纤维素小径管的制备及在人工血管的应用潜力。得到无分层现象,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小口径细菌纳米纤维素管;通过复合肝素,得到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肝素化的细菌纳米纤维素管.实验室保存的ATCC木葡糖酸醋杆菌,培养基:改良的H-S培养基,培育装置:实验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硅胶反应装置D-BNC bioreactor,通过静态培育,得到内径为3mm的细菌纳米纤维素管D-BNC tube.
微纳结构及活性组成均可促进成骨相关细胞的成骨分化,但是两者是否具有协同促成骨分化作用仍未知.本课题中,以表面微米花纹模拟表面微纳结构,锶(Sr)掺杂模拟活性组成,探讨微纳结构和活性离子组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分化的协同调控作用及内在机理.
颌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然骨组织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无法完全修复大体积的骨缺损.随着技术的发展,骨组织工程逐渐成为修复骨缺损的重要方式.本课题研究了颌骨和股骨来源的两种种子细胞的成骨及成血管差异,并利用骨组织工程技术的优势,将种子细胞负载到具有成骨效能的β-磷酸三钙(β-TCP)微球上,调控颌骨组织的再生,为探讨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会议
会议
防病治病,提高人类健康是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已不再是手术方法的改进,往往需要材料科学,尤其是生物材料的发展.临床需求,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长期被外企抢占,其中医疗器械市场被占1/2,高档医疗器械市场被占约80%,中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国急需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中国民众所能承受的现代医疗服务!中国医
自体骨存在来源有限,供区创伤等局限性;而人工骨缺乏活性,疗效欠佳,因此,提高人工骨活性避免手术节段植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是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迫切需求.本文旨在通过术中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富集并与人工骨联合应用,达到一种仿生自体骨效果,从而可以显著促进植骨部位成骨作用及早期骨融合,而且不会产生异位血管化或骨化等副作用.
静电纳米纤维可以仿生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纳米丝状结构,促进细胞的增殖,因此被研究作为各种组织的再生,然而传统的静电纺得到的组织工程支架太致密和孔径太小,难以让细胞长入,制约了其作为三维组织再生支架的应用.本实验室对传统的静电纺进行改进或将静电纺纳米纤维进行后处理得到了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可以让细胞三维长入,成功地修复了兔子的髌骨软骨、髌骨肌腱和大鼠的腹主动脉.
骨与软组织缺损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各种病损所致的大面积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一直是骨科界悬而未解的难题.近年来,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拓展,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作为新开发的一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无机生物骨材料,具有骨传导、骨诱导、可降解、良好的生物活性等诸多优良性能.针对其生物学性能,除了用于骨组织工程的促成骨生物支架材料外,在骨科临床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逐渐为人们所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