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并发症的防治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b_c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已成为成熟治疗方法,但治疗巨大ASD仍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为此,本文分析巨大ASD治疗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鲍温病(BD)皮损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探讨HPV在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为20例BD患者,标本为保存的皮损蜡块,其中外阴2例,手部1例,其他部位17例。对照组为正常皮肤标本33例,其中外阴5例,手部2例,其他部位26例。用型特异性原位杂交(ISH)检测标本组织切片中的HPV,检测的类型为HPV6、11、16、18、31、33。变性杂交条件为95℃变性5min,37℃杂交2
高血压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中硕果累累,在对高血压治疗作了考察与总结的过程中出版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性刊物。本文介绍了高血压形成的原因,分析了高血压遗传学,浅谈了高血压病人动脉结构和功能,提出研究新靶点、新疗法和新目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使冠脉血流量减少是冠心病的病理学基础,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和功能性评价有利于临床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本文介绍了冠脉病变的形态学评价,浅谈了冠脉病变的功能性评价。
PCI围手术期和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可以提高PCI的安全性和疗效,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本文介绍了围手术期的用药,提出PCI后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方法。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其成功率高、创伤小、无疤痕、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及住院时间短之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心血管外科医师所接受。本文介绍了封堵器脱落、心脏压塞、主动脉-左(或右)心房“瘘”以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全球每年由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近1700万,其中700万与不正常的血压相关。而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估计有7亿人,大多数没有得到任何治疗或者虽然得到治疗但血压没有得到控制。本文介绍了高血压患者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阐述了联合治疗的降压效果,浅谈了药物降压的效果和效益。
左室收缩功能代偿性心衰(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PLVEF)即心力衰竭但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fraction,HFPEF)的状态,包括了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急性二尖瓣返流、主动脉瓣返流和其他原因的循环充血状态
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全球主要死因,每年大约导致1700万人死亡。烟草是各种慢性疾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原则上也是唯一能够完全控制的致病因素。本文介绍了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提出广大医务人员应行动起来做我国戒烟先锋。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以左室、右室或双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的心肌病,通常经超声心动图诊断。本文介绍了DCM猝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提出DCM猝死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完善和相关经验的积累,经导管瓣膜置换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2009年CIT会议上的资料,已经有近6000例患者接受了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近600余例的患者接受了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手术,越来越多的心脏病专家涉足瓣膜病的介入治疗,经导管瓣膜置换技术已成为介入心脏病领域近年来引人注意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经导管肺动脉瓣膜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以及经导管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