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来源 :全国第十三届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析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式,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轴力-变形曲线进行分析.研究了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和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钢管纵向应力与横向应力、核心混凝土的纵向应力以及型钢纵向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核心混凝土对型钢的约束,型钢屈服后纵向应力略高于其屈服强度;与方钢管混凝土相比,型钢-方钢管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纵向应力略有降低,钢管屈服后纵向应力降低速率、环向应力增加速率略有减缓,减少了方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基于有限元分析,根据力的叠加原理建立了型钢-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近,且与试验结果相比,两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其他文献
通过对微粒混凝土进行地震作用应变率范围内不同加载速率的单轴动态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地震作用应变率对微粒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提出地震作用下微粒混凝土单轴受压率相关本构模型.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提出的本构模型对试验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本构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微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峰值应变无明显变化规律;不同应变率下
在实体结构上进行原位加载试验能直接反映结构承载受力规律,与实验室试验相比,原位加载试验具有模拟性强、加载量大、安全风险大、试验环境复杂以及试验目标明确等显著特点.原位加载试验方案应重点考虑荷载和效应的控制,基于内力等效原则进行模拟加载,选取宏观直接的量测参数,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文中介绍了原位加载试验的试验原则、试验步骤、加载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列举工业厂房屋盖预制构件、大型展览
通过1根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和1根钢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发现,前者较后者的峰值荷载提高10.55%,延性系数由1.94变为5.31,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由0.130增至0.311,表明内配钢管的措施能有效改善钢筋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受力性能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以剪跨比、轴压比、钢管径高比、钢管含钢率和钢管屈服
通过氯离子环境下聚氯乙烯(PVC)-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分析环境作用、CFRP条带环箍间距等因素对PVC-CFRP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环境下CFRP条带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极限拉应变基本保持不变,CFRP条带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氯离子环境和普通环境下PVC-CFRP管混凝土柱破坏形态相似,试件破坏时,中部的多条CFRP条带被拉断,部分PVC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分别考虑龄期、养护环境、冻融循环次数、设计强度4个因素,对混凝土短柱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结果表明:龄期越短、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设计强度越低,试件表面破坏越严重;在潮湿环境下养护,表面破坏较轻.冻融循环后短柱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但轴心受压柱的破坏模式并未改变.龄期在14 d之前冻融影响显著,龄期超过14d后,影响较小.冻融循环少于15次,冻融影响较小
传统人工测量裂缝的方法存在操作耗时、费力、测量结果主观性强等问题,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混凝土的表面裂缝进行识别是可靠的方法.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裂缝识别算法,对使用背景减除算法的图像降噪手段进行了改进,为避免出现由减除操作导致的裂缝内部空腔,利用形态学操作将裂缝进行再填充.在完成裂缝提取之后,利用裂缝的中轴线与边缘线,进行裂缝宽度计算,并将识别结果以裂缝云图的形式展示.以某带裂缝混凝土构件为研究对象,检
为了研究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力学性能,以扩张比、孔洞形状为设计参数,设计了6根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试件及1根未扩张的实腹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试件,对其进行静载试验,在试验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试验结果进行拓展分析,结果表明:扩张后的蜂窝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与未扩张前的实腹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试件基本相同,其截面应变变化情况符合平截面假定;扩张后组合梁试件的
结合某海上风机单立柱三桩基础,对海上风机灌浆连接段进行静力试验和疲劳试验.在缩尺试验模型中,采用高性能灌浆材料,可以显著提高灌浆连接段的受力性能.静力试验对灌浆连接段的滑移变形和连接段内外钢管应变沿高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灌浆连接段的承载力高于连接段外部钢管桩的承载力,丧失承载能力是由内钢管顶部的屈曲引起;在与设计荷载相当的等效荷载幅作用下,带斜撑和横撑的疲劳试验模型未发生疲劳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随机非线性性能,进行了8榀具有相同几何尺寸的单层两跨框架静力全过程静力推覆试验.试验模型采用同批次的钢筋、同标号的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并采用相同的养护条件和加载制度.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损伤及其演化的随机性特征,导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出现了随机的开裂、随机的出铰次序,由此引发了框架结构的随机内力重分布进程.
引入多次透射边界以模拟场地的无限性,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建立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山区多层接地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输入近断层地震波TCU054、TCU068,分别对硬土、软土、特软土场地上多层接地基础隔震、层间隔震以及非隔震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多层接地隔震结构的各项地震响应受场地影响较小,而非隔震结构受场地的影响较大,处于陡坎下方的楼层各项地震响应变化幅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