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抵抗素和脂联素水测定及意义

来源 :江苏省第十七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中抵抗素和脂联素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治疗前、后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表达水平,并选择同期在我院的107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前后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脑卒中临床治疗得到飞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和康复率明显提高,但是脑卒中治疗中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临床难题,其中脑卒中相关性感染备受人们关注.感染是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65%,以肺炎和泌尿系统感染多见,临床中往往难于控制,常导致病情急骤恶化,妨碍脑卒中原发病症的早期控制和功能康复,感染者4年内病死率70.7%,而无感染者为22.4%.因此,深层次地了解
会议
目的:观察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并归纳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报道1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并进行连续脑电图检测,分析脑电图表现.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UACR)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依UACR值分为UACR阳性组(UACR≥ 30mg/g)76例(A组)和UACR阴性组(UACR例(B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基础情况,并对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情况及斑块数、入院及2周神经功能缺
会议
目的:探讨SPECT追踪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巴曲酶干预治疗的临床意义.明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干预治疗的重要性.方法:60例头颅CT或MRI均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SPECT扫描技术,追踪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比较;同时观察巴曲酶治疗组与非巴曲酶治疗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会议
患者,女,30岁,因"发热伴头痛16小时"2014-8-30入院.患者于8-29晚间开始出现发热,持续不退,热峰不详,伴全身大汗,伴有头痛,无意识障碍,急诊测血压84/50mmHg,体温39.7cC,查血常规:WBC7.25×10^9/L,N 54.2%,头颅CT示脑回肿胀,脑沟消失;脑电图示中-重度弥漫性异常脑电地形图;电解质血钾:2.7mmol/L.
会议
目的:探讨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对D-半乳糖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第6天的原代神经元共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补肾益精方低剂量组、补肾益精方中剂量组、补肾益精方高剂量组),分别检测各培养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NO含量,并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
会议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盗血综合症(internal carotid steal syndrome ICS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ICSS患者临床特点及代偿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临床表现后循环缺血8例,后循环合并前循环缺血2例,前循环缺血2例.双侧颈动脉重度或闭塞9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赛3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DSA)前交通动脉盗血2例,后交通动脉盗血11例.
会议
背景和目的:p75NTR是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可介导多种不同的细胞功能,如细胞存活、凋亡及轴突生长.这些功能的不同取决于细胞环境,配体的类型以及与不同受体的结合.前期研究发现p75NTR能够与内质网应激蛋白Herp相互作用.Herp是高半胱氨酸诱导的蛋白,可以稳定遭受内质网应激神经元的内质网钙的稳态和线粒体功能,从而减少细胞凋亡,在内质网相关蛋白的降解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
目的:通过观察小脑型MSA患者(MSA-C)的血尿酸水平,探讨MSA-C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病程的关系.方法:201 1年6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神经科病房收治的MSA-C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相同时期健康体检的人群22例作为对照组,早晨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ml,测定血尿酸水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其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会议
目的:吡咯喹啉醌对帕金森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其病因尚不明确,帕金森病的治疗目前还是以传统药物治疗为主,开发新的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化合物至关重要.吡咯喹啉醌是1964年首先在细菌中发现的一种新型氧化还原辅酶,可作为电子受体或供体参与氧化还原酶的酶促反应,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我们已经研究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