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湾航空邮政及其首航封初探

来源 :首届广州湾历史文化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湾早期的首航封十分珍贵,它是研究考证早期航空史和邮政史的重要证物.本文通过对广州湾航空邮政信件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图文并茂,梳理出它的发展历程,再现广州湾航空邮政的历史面貌.
其他文献
弗朗索瓦·莫拉日志的新颖之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弗朗索瓦·莫拉日志所讲述的内容,是他们如何在通过海路抵达广州湾以前的几个月里,从北印度支那开始,组织招募和培训来自该地区华人少数民族或中国内地的华人土著兵。日志清晰地记载了法国殖民当局在镇压了安南人的第一次反抗后,试图彻底控制印度支那和东京,并以此为跳板,将殖民影响力扩展到中国南部.在法军控制了租借地之后的那段时期,法国当局颁布了官方版的规章制度,
中法“平石事件”善后交涉肇因于1899年11月12日两法军官被广东遂溪团练杀害一事.《广州湾租界条约》签订后,法国驻华公使毕盛以“平石事件”为借口,态度强硬地向总理衙门提出多项索补条款,引发中法双方长达数月的交涉.对于毕盛的要求,初期总理衙门措辞灵活甚至强硬地进行驳复,但随着毕盛加强要挟,总理衙门态度逐渐软化,基本接受了法方的要求.事件的善后交涉结果反映了清末时期清政府在处理中外纠纷上的弱势和趋于
近代雷州匪患在1920年前后愈演愈烈,牵动殖民势力与广州政府紧密互动.1921年11月至1922年3月,粤军黄强率军纵横雷州半岛剿匪,在广州湾法当局和当地商绅配合之下,进入租借地围捕匪徒.这一“交涉的胜利”,与当时的广东政局和中法关系有紧密联系,广州湾租借地并不孤立周边地区的复杂形势之外,实力上升的华人商绅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同时处理与殖民管治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在多方互动中谋取权力和利益.
作者建议换下焦点,从法方的视角转移到中方的视角。本研究旨在展示当时法国在广州湾的殖民计划,并从分析的结果来看这些计划。与作者的博士论文选择的研究方向不同,作者现在研究的是法国占领时期广州湾的社会经济变革进程。试图结合中法两国的历史,以广州湾所处的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为出发点,来分析当地的现代化进程。法国方面的资料明确记载了从十九世纪末到1945-1946年间该地的所有重大事件和变化,如人口增长,一些
通过史料,不难回顾广州湾走私各种表现,揭露法殖民当局纵容走私,利用当地军阀、土匪、恶霸、劣绅参与走私的历史片断.同时也通过史实,揭示雷州设关风雨沧桑,查缉走私所作的努力,其所遭遇的各种困难,以及未能阻止走私曼延的原因,再现广州湾地区走私与反走私的历史风云.
在近代华南地区走私问题严重的大背景下,广州湾的走私同样猖獗.广州湾的走私现象源于1899年该地沦为法国租借地.走私的路线主要是水路和陆路,少数是通过空运走私.走私的主体多样,主要有地方势力、日法势力、中外勾结势力,还有一些零散的农民、商贩和城市贫民等.走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走私的货物随着时局变迁,在抗战之前,抗战前期和抗战后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缉私方面,虽有张炎将军在此方面的贡献,但是总体而
商会,作为近现代商人的民间组织,其承继历史上的会馆、公所形态,在协调商事运作、维护商业秩序、保护商人利益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广州湾商会作为租借地的商会,它与我国其他地区商会既有相同之处,亦有相异之别;它运作处理事务区域是法国租借地的广州湾,登记机关却是国民政府属下的广东政府;它的组织结构开始为会董制,其后为委员制,人员的产生是采用选举方式;同时下设多个委员会来处理相关商事、公益事务等,在事务运作
法国占领广州湾之后,在广州湾进行殖民活动,虽然激起了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但客观上也给广州湾地区带来了近代文化.法国人在广州湾建筑房子、设机构管理当地居民、进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兴办文教事业,对广州湾民众生活产生了影响,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物等.这些因素推动了广州湾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
本文以三位在广州湾的传教士为经,教会事工为纬,夹叙夹议记述传教士从1930年至1943年在广州湾传教工作。1930年是传教士有计划地在广州湾传教的日期,1943年是传教士依从日本政府命令离开广州湾的日期。
法国租借广州湾最初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广州湾建成为重要军港或海军基地,以扩大在华军事和政治利益,二是把广州湾发展成为辐射粤桂两省和与西江流域相邻地区的贸易中心,并通过实施自由港计划,攫取在华经济利益.为维系广州湾与印度支那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法国在华利益.在杜美总督的策划下,海防至广州湾之间的津贴航线于1900年开通,运营商为马蒂—阿巴迪公司下属子公司东京航运公司,该公司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近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