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胺对育成期银狐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半胱胺在育成期银狐饲料中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选用2月龄左右、健康银黑仔狐共224只(11♂+112♀)。公狐体重在2.50kg左右(P>0.05)、母狐体重在2.10kg左右(P>0.05)。随机分200只(100♂+100♀)为试验组,剩余24只(12♂+12♀)为对照组。饲养试验持续时间大约为三个月(从6月10日到8月31日)。采用复因子试验设计中的析因试验设计,为二因子有重复的试验设计。在五个不同半胱胺添加时间间隔(1d、3d、5d、7d和9d)中分别添加五个不同数量的半胱胺(每千克体重添加10mg、40mg、70rag、100mg和130mg)。对照组分为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1♂+1♀)。试验测定了育成期银狐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体增重。结果表明,在25个组合中只有每间隔5d按70mg/kg BW浓度添加一次半胱胺组可使育成期银狐体增重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08%(P<0.05)和20.21%(P<0.01)。整个试验组银狐采食量都低于对照组,其中70mg/kg BW5d组采食量比对照组降低4.52%(P<0.05)。
其他文献
野蚕黑卵蜂是我国桑园害虫野蚕的卵期优势寄生天敌,根据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可以知道,该蜂在野蚕的生物防治上很有前途。由于找到了野蚕黑卵蜂大量繁殖的适宜寄主——家蚕卵,加上野蚕黑卵蜂的很多特殊之处,野蚕黑卵蜂又是科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近年来,随着野蚕黑卵蜂寄主利它素研究的日益深入,已经成功诱使野蚕黑卵蜂寄生非寄主马尾松毛虫卵并羽化出下一代,使野蚕黑卵蜂增加了一种人工新寄主——马尾松毛虫卵。因此,野蚕
用改进单纯形法优化竞争密度效应倒数式系数,并对杉木的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各生长阶段的平均单株材积和密度的观察值符合竞争密度效应曲线关系,从8年生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平均单株材积逐步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长系数λ(t)逐渐降低,且C-D曲线逐渐向上移动.生物时间随着物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趋向于最大值;倒数式中的系数A和B均呈下降趋势.
本文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分析了永安市概况,建立了永安市林业区划因素体系;运用传统县级林业区划方法中常用的谱系图聚类区划法和直接模糊聚类区划法进行了永安市林业区划;探讨了基于G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包括基于建模的GIS县级林业区划方法和基于逐步聚类与GIS结合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
为了探求当前生态公益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笔者收集了近年发表的有关生态公益林的研究文献721篇,并进行了文献发表地区统计和文献研究内容统计,以其给生态公益林研究者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生态公益林研究在地域和内容上都存在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是生态公益林研究的中心地带,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体系建设和经营方面等是目前生态公益林研究的重点领域。并指出应继续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混合像元是影响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评价精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光谱混合分析技术进行了亚像元尺度上荒漠化信息提取,并在深入研究荒漠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所提取的农田信息与沙生植被信息构建了用于荒漠化评价的沙地植被指数(SandVegetation Index)。与常用植被指数NDVI比较表明,SVI对荒漠化地区植被探测能力明显优于NDVI,并且特别适合于区分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对毛乌素沙地评价
通过对林冠的研究可以监测林木的长势,预测林木的生物量,判定林木木材的材性,甚至可以用来管理林分的密度。林冠层三维信息模型(Digital Canopy Model,即DCM),是包含植冠表面高度的数字表面模型,其结合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实现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获取的森林植被参数,如冠层垂直结构、森林高度、郁闭度等,将会在未来的森林资源监测和评价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数字摄影测晕方法获
本文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 Hu)的花发育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巴东木莲花顶生,花器官头年年底开始分化到第二年三月分化出花被、雌雄蕊群直至6月发育成熟。雌蕊成熟时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发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三个退化,大孢子为单孢子发生型,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花药外侧壁玫瑰红色,内侧有四个白色花粉囊,绒毡层有1层多核
本试验是在天然草场中,在放牧条件下,以链烷烃为指示剂,对自由采食的四头绒山羊投入链烷烃缓释装置(CRC),进行对白城地区绒山羊基地的绒山羊采食量的测定。通过夏、秋两季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对草原载畜量、草原产草量、牧草消化率以及采食量变化的影响,用链烷烃G31作为内源性指示剂,CRC作为外源性指示剂,评定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的采食量的方法科学、可靠。为放牧条件下山羊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不同季节对
于2005年10月1日-7日,每天5:30-17:30,采用全时焦点观察法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林班原始红松林内的松鼠、星鸦、花鼠及普通鳾四种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1)完整的取食与贮藏行为包括找寻、处理与剥食搬运、确定贮藏点、贮藏、警戒五个环节,花鼠的贮藏行为较弱,无确定贮藏点行为;2)取食能力排序为:松鼠>星鸦>花鼠>普通,单次平均取食粒数分别为40.0
2005年9月30日~2005年10月8日,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用样方调查法,采用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Wi和选择指数Ei作为衡量指标,对松鼠和星鸦贮食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者贮食生境选择优先顺序略有不同,松鼠偏爱的贮食生境依次是:云杉林、原始红松林、人工红松林、针阔混交林、人工云杉林、白桦林、针叶混交林、人工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冷杉林和其它。星鸦对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