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质生态调控与微生物饵料生产的Biofloc养殖技术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蛋白N一部分被水产动物吸收利用,其余约75%流失到养殖水体中,并最终以NH4+-N、NO2--N的形式累积,浪费大量饲料,使养殖成本升高,又严重污染水质,导致疾病爆发.Biofloc养殖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通过微生物转化水体N营养元素进行生长以循环利用饲料蛋白N,一方面转化养殖水体积累的NH4+-N、NO2--N等有害物质,达到调控水质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合成营养物质并粘合水体中浮游动植物、有机质等,形成可供水产动物摄食的“生物絮团”(Biofloc),为水产动物提供生物饵料,实现减少配合饲料投入的目的.BFT通过微生物的生长调控水质,有利于预防疾病,同时生产生物饵料,提高饲料蛋白N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具有较突出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PPARα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调节糖脂代谢、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对该转录因子在鱼类脂代谢调节中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以黄颡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其PPARα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启动子缺失序列表达载体,并在非诺贝特的刺激下瞬时转染HepG2细胞,确定PPARα启动子活性区域。再通过预测分析、突变等方法研究相关转录因子对PPARα表达的作用。结
以黄金锦鲤(Cyprinus carpio)[初重(52.99±1.95)g]为研究对象,研究浮萍(Lemna minor)对其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3%、6%、9%、13%、14%的浮萍,相应替代同等水平的菜粕,制成6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记为对照组D1、D2、D3、D4、D5、D6.将540尾健康的黄金锦鲤随机分成6组(为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养殖时间8周
为了确定中间球海胆幼胆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采用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了饲料中蛋白水平(12%、18%、24%、30%和36%,分别命名为P-12、P-18、P-24、P-30和P-36)对海胆幼胆存活、生长、抗氧化酶活力和热应激蛋白70 (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发现:(1)海胆对5种配合饲料接受程度良好,成活率均在87%以上.(2)当饲料蛋白由12%升高至24%,增重率(WGR)由208.
本文旨在研究团头鲂幼鱼日粮中亚麻酸的适宜需求量.配制了六组亚麻酸含量分别为0,5,10,15,20和25 g kg-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27.45±0.11 g的团头鲂幼鱼,实验周期为9周.结果 表明:(1)饲料中亚麻酸水平对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亚麻酸水平的增加,鱼体末重、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显著升高,均在20 g kg-1组达到最大,随着亚麻酸水平进一步增加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研究在单次给药(10 mg/kg)途径下,头孢喹肟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单剂量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给药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头孢喹肟含量,并用WinNonlin药动学软件的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头孢喹肟在罗非鱼体内的药动学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肌肉注射给药后,药物吸收和消除均较快,体内分布广泛.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0.14h,T1/2
近年来爆发和流行的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严重制约着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ELEX)是一类新型的生物文库技术。由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核酸适配体具有与单克隆抗体相当的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并且具有诸多优点,如没有免疫原性,温度变化引起的变性是可逆的,筛选时间短费用低,易于合成和后期修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检测和治疗工具。本研究以SGIV感染的细
为了研究敌百虫在异育银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本文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这三种检测敌百虫残留方法的灵敏度.在18~22℃条件下,使用浓度为0mg/L、0.2mg/L和0.5mg/L敌百虫对质量为(100±10)g的异育银鲫连续药浴7d,停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鳃、肌肉和肝脏中敌百虫的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检测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
为了筛选抗Ⅱ型鲤疱疹病毒的中草药,本实验分别用添加板蓝根、黄芪、大黄、穿心莲等中草药的饲料投喂异育银鲫,攻毒后统计死亡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的中草药生药,每日两次定时投喂质量为(100±10)g的异育银鲫,保持水温23℃,2个月后对异育银鲫腹腔注射含CyHV-2的病毒液,观察三周并统计各组的死亡率。实验结果显示投喂含穿心莲、黄芪、板蓝根、大黄等饲料的实验组异育银鲫的死亡率分别为15%、30%、3
为进一步掌握海水养殖鱼类氮排泄的规律,计算养殖所需换水率(量),为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养殖模式与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研究了斑石鲷(0plegnathus punctatus)在不同投饲频率条件下的排氨情况,分析了维持氨氮平衡所需换水率的优化计算方法,并通过流水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显示,斑石鲷在空腹、日投喂1~3次等4种条件下,水体氨氮浓度随时间变化基本呈线性增长,排氨率平均值分别为(6.
以初始体重(7.67±0.85)g的日本黄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缸(200L)分别放养50ind、100ind、150ind、200ind、250ind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9 kg/m3、3.8 kg/m3、5.7 kg/m3、7.6 kg/m3、9.0kg/m3,依次记为G1、G2、G3、G4、G5,每组3个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