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西南缘页岩油气形成的证据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dfhdfr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对歧口西南缘地区泥页岩的地质特征进行的勘探,分析了歧口西南缘页岩的分布特征、生烃条件以及储集条件,指出了该地区页岩油气存在的证据。
其他文献
本文借鉴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的经验和研究思路,从东营凹陷具备的形成页岩气的物质基础、储集条件以及勘探方式三方面,对东营凹陷泥页岩油气藏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
文章对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克拉苏背斜区带和深部区带的古构造发育区为含凝析油的天然气分布区,其余今构造发育区均为不含凝析油的干气区。在深层成藏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克拉苏构造带浅层成藏主控因素和勘探前景,并提出了浅层油气藏勘探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对白云凹陷的源、热、生烃机理、油气成因、资源规模及大中型气田的分布的研究认为,高生气强度的白云凹陷烃源灶为大中型气田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快速接力生气-近源晚期成藏提高了天然气田聚集的效率,运聚单元的资源规模控制了大中型气田的分布。
克拉2气田主要为煤成气,伴有少量凝析油,前人对煤成气成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凝析油、储层沥青、储层包裹体和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明确了该气藏早期原油充注成藏的证据。研究表明,该气藏早期充注的大量原油来源于上三叠统黄山街组湖相烃源岩,油与气不同源、不同期;古油水界面在现今气水界面之下;随着深部烃源岩和克拉2构造圈闭的演化,气侵驱替早期原油,油和气混合产生少量固体沥青和沥青包裹体,也使圈闭中残留的凝
按照Tissot和Welte经典的干酪根热降解生烃理论和模式(Tissot等,1984),烃源岩中有机质生烃主要发生在成熟演化阶段。已有的研究表明,煤在高演化阶段仍然具有生气潜力。本文研究了煤热降解生气成熟度上限,煤热降解生气潜力极限及煤裂解生气阶段与高过成熟生气机理,这些研究对高演化煤系沉积盆地油气勘探尤为重要。
本文从高含硫气藏烃源岩中硫源的角度出发,利用碳硫分析仪、元素分析仪和全岩X衍射仪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四川盆地龙潭组烃源岩硫含量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龙潭组烃源岩中含硫物质与川东北高含硫气藏储层中含硫物质δ34S特征,龙潭组富硫烃源岩不同反应方式生成H2S产率对比,以及烃源岩中硫含量分布与高含硫气藏的空间匹配关系等,探讨源自龙潭组烃源岩中硫生成的H2S对高含硫气藏的贡献。
文章针对硫化氢对海上油田生产的多方面危害,以绥中36-1油田为例,分析了硫化氢的生物成因以及绥中36-1油田所具备的生物成因的条件,并对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文借鉴国外大量页岩气研究思路和方法,专门针对四川盆地湖相页岩的地化特征及形成页岩气藏潜力展开了研究,表明盆地内下侏罗统自流井组湖相页岩不仅从生气能力、储气能力,还是从经济开采性方面来看,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成藏和富集条件。这表明中国的一些盆地除了海相页岩地层具有较佳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外,对于湖相页岩、甚至海陆交互相泥页岩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也不能忽视。
文章从原油轻烃参数、原油成因及类型和碳同位素分布几方面分析了缅甸D区块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介绍了该区块的天然气特征及来源,并对缅甸伊洛瓦盆地的卡巴组、朗欣组及塔本组的油源地质进行了对比。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与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为例,对两地区的埋深及抬升时期煤系气源灶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研究表明,抬升过程中气源灶供气强度及时空演化评价为抬升背景下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气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