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实施与绩效评价

来源 :2011家庭医生式服务·北京论坛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医生制度是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作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实践,对家庭医生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回顾了国际家庭医生服务的发展趋势和意义,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内容、流程及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的政策建议,就是加强领导,综合管理,政策配套,协调发展;改革体制,引入竞争,积极创新,稳步发展;心系社区居民,完善服务、深化服务、可持续服务;制定规划,多种模式,多种层次,循序渐进,积极培养家庭医学人才;加强管理,保证质量,良性运转,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基于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出台实行社区零差率药品销售工作,减轻患者费用负担。介绍了实施零差率销售范围和条件、选择配送企业的原则、采购途径和结算方式,进一步扩大零差率销售覆盖面。并对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我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解决对策的探索。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本文对农村地区健康管理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依旧很低、慢性病患病率仍在不断增高,出现这种现象与不能有效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有着很大关系。因此,就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尽快承担起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的双重职能,努力承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现如今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仅仅是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它也是面向居民的健康指导、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居民健康的重视,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模式的体现,它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需要政府的重视,社区医务人员的主动服务,社区百姓的积极参与。
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内涵,就是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基本和最贴心的卫生服务。本文就北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尤其是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相关情况,深入探讨如何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和个性化的服务。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既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党和国家大力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围绕更快、更好地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叙述了无锡市积极按照以人为本、普惠于民、政府主导、科学发展的原则,着力在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保障机制、规范体系建设方面实施综合改革,合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服务功
本文叙述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武汉市紧紧围绕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突出社区卫生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完善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本文叙述渝中区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重庆市政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以往探索社区药品"低(零)差率"销售的经验,务实创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作用,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非政府举办的中心实现基本药物的全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辖区居民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
长期以来,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成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建设和稳定这支队伍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而加强其专业培训是提高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以全科医学为主导,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努力探索在新医改政策指导下,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模式.
近年来,房山区委、区政府立足于"保基本、强机制、建基层",实施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卫生工作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本文就如何坚持政府主导、因地制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作一简要介绍。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中筛检出的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进行健康管理,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减少其风险暴露因素,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方法:用北京医院国家"十五"课题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对健康体检的1812人进行筛检,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自愿做759葡萄糖负荷试验(OGTT)的有238人。按院系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119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管理;对照组119人,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