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生长阶段军曹鱼脂肪需求量的研究

来源 :第十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鱼粉、豆粕和小麦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通过添加不同配比的鱼油配制六种不同脂肪水平(5.5%、8.5%、11.5%、14.5%、17.5%和20.5%(占干重))的等氮实验饲料.挑选初始体重为38.1g(25尾/箱)、170g(20尾/箱)和500g(10尾/箱)的军曹鱼,置于浮式网箱(1.3m×1.3m× 2.5m)中每日饱食投喂两次,分别进行10周、10周和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三个阶段军曹鱼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先上升再下降,而脏体比(VSI)与肥满度(CF)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38.1g和170g规格的军曹鱼鱼体、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均显著升高,鱼体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500g规格的军曹鱼各处理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38.1g和170g规格的军曹鱼,血清总胆固醇(TC)、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糖(Glu)含量显著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而500g规格的军曹鱼各处理之间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以SGR和FER为评价指标,38.1g规格的军曹鱼脂肪需求量为13.97-14.16%,170g规格的军曹鱼脂肪需求量为13.22-13.47%,500g规格的军曹鱼脂肪需求量为13.18-13.47%.
其他文献
《硅、钙复合肥》是含硅30%、钙35%、镁8%、锌0.5%与铁、锰、硼、钼、硫等微量元素的新型复合肥料.其中"硅"元素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在"氮、磷、钾"三大元素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料."硅"在植物体内参与代谢、干物质合成,提高光合作用、增强抗逆力、使花粉活力增强、授粉结实率增高、经济产量与效益显著提高.
[研究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优质小麦的需求程度逐渐增加,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已成为现阶段小麦栽培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前人研究指出,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不仅受到小麦品种自身遗传特性影响,生态条件和合理的栽培措施对其也有重要调控作用,密度与氮素在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方面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关于密度与氮素互作对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品质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背景]氮磷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小麦群体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前人关于氮磷肥、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多限于单一因子,且在中低肥力条件下以中晚熟品种为研究对象者居多,对于土壤较高肥力条件下早熟品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试验则在较高肥力条件下,选用早熟型品种进行氮磷肥与种植密度的二因素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地上部干物质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期明确高肥力田早熟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不同碳水化合物/蛋白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养殖效果与机理.试验分别采用南方糙米和玉米淀粉为糖源,以鱼粉、大豆粕、大豆浓缩蛋白、菜粕和棉粕为蛋白源,以卵磷脂和豆油为脂肪源,在饲料中蛋白质水平21%-30%、碳水化合物含量30%-39%范围内,配制碳水化合物/蛋白比浓度分别为30/30、33/27、36/24和39/21的等能(17 MJ/kg)、等脂8(7.0%)组实验饲料,在室内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亚麻籽油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以及体组成的影响.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3%、4.5%亚麻籽油配制4种等氮(CP 33%)试验饲料,在室内淡水循环养殖系统中,选取360尾吉富罗非鱼(初均重9.15±0.03g)饲喂,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喂8周.
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L0),3%(L3),6%(L6),9%(L9)和12%(L12)的鱼油配制成5种等氮不等能(粗蛋白42%,粗脂肪分别为5.8%,8.7%,11.5%,14.4%,17.3%)的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簇缸内饲喂体重24g的杂交鳢8周,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对杂交鳢生长、肝功能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5个磷水平(1.09%,1.26%,1.42%,1.58%,1.74%)的等能等氮(CP42%,GE18MJ/Kg)的实用饲料,饲喂杂交乌鳢(初均重20.50±0.53g)8周,研究不同水平磷对乌鳢生长、代谢与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两种脂肪水平下(4.4%和6.9%)鲫鱼饲料中磷酸二氢钙(MCP)的适宜添加量.选取720尾均重40.43±0.32 g的湘云鲫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12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12组饲料(D1-D12),进行了56 d的生长试验.其中D1-D6,饲料脂肪水平4.4%,MCP添加量分别为1%、1.5%、2.0%,2.5%,3.0%,3.5%;D7-D12,饲料脂
以初始体重为(0.39±0.00)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进行10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在低鱼粉(18%)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抗病力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实验制作5组等氮(蛋白质含量约为39%),等脂(脂肪含量约为8%)实验饲料,核苷酸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60、90、120和1200 mg/kg.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N1、N2、N3、N4和N5.每个处理
本实验以540尾(初重为7.53±0.05g)的斜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胆碱实测含量为8.1、1 602.5、1119.0、1511.5、1970.0和4029.0 mg/kg的饲料8周,探讨其对饲料胆碱的适宜需要量.结果表明,1511.5胆碱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P<0.05),饲料胆碱水平对蛋白质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1511.5胆碱组的肝体比和脏体比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