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志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学分会2017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b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志事业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发面发挥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编地方志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领导,地方志工作全面转型升级,由编一本志书发展到十业并举的新时期,步入了事业发展的新时代.方志作为一门综合科学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新时期,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党和国家对方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需要政府的法制保障、宏观规划、政策指导,需要修志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因此,从一门综合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方志学应该成为一级学科,从方志基础理论和方志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推进地方志事业全面转型升级、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地方志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资政辅治、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何在服务中做到科学作为、有效作为,本文以成都市地方志工作为例,从抢救整理特
由于“一带一路”对于中缅两国都战略意义重大,其在缅甸顺利推进.自“一带一路”在缅对接以来,在缅甸朝野上下的支持与配合下,缅甸经济快速发展,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日益密
无论是陕西西汉景帝阳陵出土文物,还是文献翔实记载,均说明中国有数千年的饮茶史.作为中国大家庭一员的藏族,出于对茶的喜爱,形成了具有独特内涵的藏茶文化.饮茶习俗、饮茶礼
汉中人张骞,生活在西汉兴旺发达时期,为汉武帝的侍从官,朝廷为了打击匈奴,他应募出使西域,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开辟了中国通往中亚、西亚的商旅之道,自此而后,中
在“两微一端”时代,相较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愈发便捷多元.尤其是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凭借其即时、互动
地方志的编修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方志无学”的传统偏见使方志学学科建设和学历教育滞后.方志学定位为历史学(中国史)的二级学科在今天已无意义,可以考虑成为管理学的一
方志面临新的使命和任务,方志实践、方志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国家方志学科;方志学科的构建,需要更新的方志概念、方志功能、方志理论作为理念基础;方志学科建设应该上升到国
南方丝绸之路东线、中线、西线东路均从成都出发,第一段路程要沿崛江而下到宜宾转五尺道、步头道、进桑道、夜郎道。南丝路西线(蜀身毒道)东、西两路之间有多条支线连通,其中一
晚清之际,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态发生重大转变,社会结构也呈现巨大的变动.与此同时,各种商人组织也应运而生.晚清民初之际,云南民族地区的传统商人组织包括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商
家谱和地方志,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构筑中国历史与文化大厦的重要文献支撑.旧时由于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传统文化的覆盖是全方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