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执行表单化流程信息化

来源 :2011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good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压局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实现“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的工作要求,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实现对表单流程化、信息化管理,固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选择性催化还原是近年来最富有发展潜力的重型柴油车NOx后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固定源方面的应用较为成熟,但在移动源柴油车方面的应用国内尚处于研发阶段。本文综述了以NH3或尿素水溶液为还原剂的柴油车用选择还原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详细阐述了最具有可行性的两类选择还原催化剂-TiO2和分子筛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应用于柴油车将面临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本文以y -A12O3为载体,采用初湿浸渍法,以轻稀土元素La、 Ce、Pr、Nd的氧化物REO2为助剂制备了相应的REO2 -Co/A1203催化剂。利用UV-Vis-NIR, XRD, CO-TPD, H2-TPR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对催化剂的F-T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Co/Al2O3催化剂中加入少量轻稀土氧化物助剂,能够提高催化剂对CO的吸附量,改善催化
采用化学湿法共沉淀制备了Cu和不同稀土(RE=La、Ce、Pr、Nd、Sm、Y)改性的甲烷分解制氢Ni-Al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TPR、SEM、TEM等技术表征和催化制氢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是比铜更理想的改性剂;稀土改性使催化剂镍还原峰前移,促进氧化镍还原;稀土改性对催化剂具有良好热稳定作用,并提高催化制氢高温活性,La改性效果最佳。稀土改性可促进纳米碳管形成,大幅改善
本文主要对低碳烷烃芳构化复合催化剂进行研究。利用催化剂评价装置,系统试验并比较了不同催化剂载体对低碳烷烃芳构化的影响。采用金属Zn改性的HZSM-5分子筛,通过加入各种不同的稀土金属元素作为催化剂的第二改性组分对催化剂进一步改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纳米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烷烃的脱氢活性,促进了芳构化反应能力的提高;稀土金属元素的引进提高了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
以沸石为载体、稀土元素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干燥、焙烧、筛分等工序后制成了污水脱氮除磷的稀土吸附剂。结果表明:稀土吸附剂对磷的吸附容量由沸石的2mg/g提高到25mg/g,而对氨氮的吸附容量提高较小(1~3mg/g)。当进水氨氮10mg/L、磷5mg/L、pH 4~7时,经稀土吸附剂处理后的出水pH 6~9、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9%。当稀土吸附剂再生10次时,脱氮效率是新鲜稀土吸附剂的9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稀土元素铈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的催化性能,通过向MoVTeNbO基体系中添加铈原子来调变催化剂组成改变催化剂的性质,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和SEM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元素铈所制备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催化性能。丙烷转化率高达56%,丙烯酸选择性为48%,丙烯酸的收率可达27%
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是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问题,开发应用具有自主产权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材料与技术是我国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采用“超声膜扩散”法制备了(LnO2)x-(ZrO2)1-x(Ln=Ce,Pr,Tb)的储氧材料,通过热重(TG)、微分扫描热分析(DSC)、和XRD对其固溶体的形成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储氧量、热稳定性、催化特性、和抗老化性能进行了的测量。结果表明,(PrO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注重,SO2的治理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研究不同负载量的Fe-La/Al2O3催化剂以CO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O2的活性。研究表明,铁-镧催化剂有较高的去除SO2的活性,其中最高活性分别可以达到95%。三种不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在低温时并不明显,在高温时明显地显示出高的负载量具有高的活性,其中Fe-La负载量分别为10%与5%时催化活性最高。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合成了一系列纳米CeO2担载的钴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FT-IR、UV-Vis DRS及H2-TPR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低钴载量时,没有检测到Co3O4晶体的形成,Com/nmCeO2催化剂以CoO或钴铈固溶体形态存在;而在高钴载量时检测到Co3O4晶体的生成。碳烟颗粒程序升温反应表明Com/nmCeO2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的燃烧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其
本文回顾了信息化十余年新建、扩张、维护、优化等阶段历程,阐述了信息化是提高企业价值、挖掘发展潜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说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组织的绩效,增加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竞争力,全面提升组织的业务能力,这正是信息系统深入实施应用的效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