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在单裂隙花岗岩中迁移模拟实验技术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wzc2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岗岩岩体具有低渗透性,在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中通常被选作为处置场地,是阻滞放射性核素运移的优良天然屏障.然而,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花岗岩体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影响,其结构将发生变化,产生几何形态、发育程度以及空间结构不同的裂隙,如断层、节理、风化裂隙、劈理、卸荷裂隙等.这些裂隙可作为地下流体的主要通道,影响和控制地下流体的流动与运移、放射性核素的扩散与迁移等.
其他文献
评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安全性需要全面地认识放射性核素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行为.本研究采用表面涂铁氧化物的石英砂模拟自然界含铁矿物,研究了pH(5.2-6.2),离子强度(0.001-0.1 mol/L NaCl),流速(0.32,1.09 mL/min)以及水杨酸(120mg/L)共存时,U(Ⅵ)在涂铁石英砂柱中的运移行为.
会议
能源是人类社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根基,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煤炭、石油等资源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满足人类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人类开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会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剧增,然而伴随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开发过量,能源供应出现短板,世界能源结构亟待从石油结构向非油结构转变.核能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球运行的436 座反应堆提供了世界电力需求的13 %[1].
会议
A fluorescent sensor Hn based on β-diketone derivative for Th4+ions was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which showed high selectivity in the present of other metal ions even UO22+in CH3OH:H2O(v/v=2:8,pH=7.2
会议
生物碳因其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巨大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1],对核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2],但粒径对生物碳处理核废液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采用限氧裂解法于350℃ 制备不同粒径的生物碳(BC-9.31、BC-20.26、BC-60.77、BC-71.07、BC-101.9,数字代表样品的中值径μm),选择Sr 为代表,比较研究不同粒径生物碳对Sr 的吸附特性及pH、温度的影响
会议
在处理工业废物的过程中,有毒金属和放射性核素释放到环境中的情况也日益严重,这对人类健康、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在这些潜在的污染物中,镍是废水中一种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重金属离子.
会议
对于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目前普遍接受的可行方案是深地质处置,根据我国2006 年国防科工委发布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除花岗岩外,还应重点考虑粘土岩作为处置库围岩的可行性.
会议
核能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球正在运行437 座反应堆,年发电380GWe,提供了世界电力需求的13 %[1].中国目前48 座反应堆在运和在建,按照我国核电规划,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相对于当前提升5 到6 倍(70GWe),而到2050 年将提升至50 倍左右的水平(400GWe)[2].
会议
Uranium-containing wastewater inevitably produces from th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nuclear reactions,nuclear leakage and decommissioning facilities.Uranium has both chemical and radioactive toxicity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将不断上升,随之带来的不仅是能源危机的迫近,还有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加重.因此,增加核能这一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正在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实际选择.相比于传统的生产堆而言,能源利用率更高更安全的动力堆以及快中子反应堆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产生了更高燃耗、更多超铀元素和更强放射性的乏燃料,给后处理带来了一系列
会议